[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到时差数据库的微地震震源快速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82193.0 | 申请日: | 2016-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940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吴顺川;黄小庆;陈子健;许学良;张诗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到时差数据库的微地震震源快速定位方法,属于震源定位技术领域。该方法对监测区域建立地质数值模型,并进行网格划分,每个网格点可看作特征震源点;结合特征震源点、传感器位置坐标及震源波波速可建立特征震源点到时差数据库;利用波形信息采集系统,对传感器接收到的波形信号提取震源波到达各个传感器的到时时间;计算任意两传感器的到时差,建立震源的到时差矩阵,并与特征震源点到时差数据库进行匹配搜索,可对震源进行实时快速定位。在实际微震监测工程中,事先建立特征震源点到时差数据库,无需对震源进行函数优化迭代求解,因此极大缩减了震源定位所需时间,可有效缩减岩体工程动力灾害预警时间。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到时 数据库 地震 震源 快速 定位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到时差数据库的微地震震源快速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在被监测区域布设传感器,Ti(i=1,2,...,n)表示第i个传感器,其位置坐标可表示为(xi,yi,zi);b.对被监测区域进行数值建模,并进行网格划分,将每个网格节点作为代表该位置的特征震源点Pi(i=1,2,...,n),其位置坐标为(xoi,yoi,zoi);c.计算每个特征震源点Pi的到时差矩阵NKij,建立到时差数据库;d.利用波形信息采集系统,对传感器接收到的波形信号提取震源波到达各个传感器的到时时间;e.计算任意两传感器的到时差,建立震源(xo,yo,zo)的到时差矩阵,并与特征震源点Pi到时差数据库进行匹配搜索,对震源进行实时快速定位;步骤c中,在均质条件下,单一特征震源点Pi到时差矩阵求解原理如下:假设震源波传播速度为v,Li(i=1,2,...,n)为传感器Ti至特征震源点Pi的距离;ti(i=1,2,...,n)为震动波到达传感器Ti的时刻,t0为特征震源点Pi震源产生的时刻,则:震源波到达两任意不同传感器Ti和Tj的到时差矩阵元素Δtij表示为:步骤c中,在各向异性非均质条件下,单一特征震源点Pi到时差矩阵的求解基于射线追踪算法,原理如下:将特征震源点Pi发出的震源波离散成一段以上的射线,对各段射线的轨迹和走时累加,得出各向异性非均质介质中射线分布和到达各个传感器的时间信息;已知特征震源点Pi、传感器Ti位置坐标及区域速度结构模型的情况下,震源的射线路径可由射线参数p唯一确定:式中:Δ是震中距,即特征震源点与传感器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p=sinθk/vk是射线参数;vk,θk,hk,分别表示第k层的速度、入射角、真实厚度和等效厚度;l,s,zs分别表示模型总层数、特征震源点所在层数及其深度;求得参数p后,可确定特征震源点Pi与传感器Ti两点间的传播轨迹,则震源波从特征震源点Pi到达传感器Ti的到时为:ti=Σk=1lhk~vk1-p2vk2;]]>则震源波到达两任意不同传感器Ti和Tj的到时差矩阵元素Δtij可表示为:Δtij=ti‑tj。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8219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微悬臂投影的光电式加速度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触控部件和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