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零待机功耗无线报警按键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74901.6 | 申请日: | 2016-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297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沈青婧;廖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烽火众智数字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黄瑞棠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零待机功耗无线报警按键设备,涉及安防报警技术。本发明包括电源(000)和天线(600);设置有电源控制模块(100)、MIC采集模块(200)、单片机模块(300)和无线发射模块(400);电源(000)和电源控制块(100)连接,无线发射模块(400)和天线(500)连接;电源控制模块(100)、MIC采集模块(200)和无线收发模块(400)分别与单片机模块(300)连接。本发明除了低功耗以外,通过按键、MOS管、三极管及单片机的结合,使得按键按下之后,电路能供电并正常工作,完成无线信号的发射之后,单片机自动关闭系统的供电,实现零待机功耗的功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待机 功耗 无线 报警 按键 设备 | ||
【主权项】:
1.一种零待机功耗无线报警按键设备,包括电源(000)和天线(600);设置有电源控制模块(100)、MIC采集模块(200)、单片机模块(300)和无线发射模块(400);其连接关系是:电源(000)和电源控制模块(100)连接,无线发射模块(400)和天线(500)连接;电源控制模块(100)、MIC采集模块(200)和无线收发模块(400)分别与单片机模块(300)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控制模块(100)是一种由SW3按键(101)和Q10MOS管(108)构成的开关电路,包括SW3按键(101)、C178电容(102)、R33电阻(103)、R87电阻(104)、C44电容(105)、R41电阻(106)、Q17三极管(107)、Q10MOS管(108)、R88电阻(109)和R89电阻(110);其连接关系是:SW3按键(101)一端连接到Q10MOS管(108)的D极,另一端连接到Q10MOS管(108)的S极,在SW3按键(101)的两端之间加上C178电容(102),在Q10MOS管(108)的D极和S极之间接上R33电阻(103),PWR_ON信号之后串接R87电阻(104),R87电阻(104)另一端接到Q17三极管(107)的B极,Q17三极管(107)的C极与Q10MOS管(108)的G极相连,Q17三极管(107)的发射极接到地,Q17三极管(107)的B极与E极之间并接C44电容(105),R41电阻(106),Q10MOS管(108)的S极接R88电阻(109)及R89电阻(110)到地,在两个电阻中间分压引出信号PWR_DETECT;所述的MIC采集模块(200)是由Q16三极管(208)组成的MIC偏置电路,由C30电容(201)、R83电阻(202)、R81电阻(203)、C158电容(204)、C6电容(205)、R79电阻(206)、C159电容(207)、Q16三极管(208)、R80电阻(209)、C157电容(210)和J13MIC接口(211)组成;其连接关系是:J13MIC接口(211)的正极接到R83电阻(202)的一端,R83电阻(202)另外一端接到MIC_33电源上,J13MIC接口211的负极接到地,J13MIC接口(211)的正极和负极之间接上C6电容(205),J13MIC接口211的正极串接C158电容(204),C158电容(204)另外一端接到Q16三极管(208)的B极,Q16三极管(208)的B极接R79电阻(206)及R81电阻(203)到电源MIC_33,Q16三极管(208)的C极接到R79电阻(206)及R81电阻(203)之间,Q16三极管(208)的E极接R80电阻(209),C157电容(210)到地,Q16三极管(208)的C极接到C157电容(210),C157电容(210)另一端引出信号MIC_AD;所述的电源控制模块(300)是一种由U22单片机芯片(315)组成的单片机最小单元,包括R96电阻(301)、C180电容(302)、SW2按键(303)、R69电阻(304)、C146电容(305)、C17电容(306)、C18电容(307)、X2晶振(308)、C147电容(309)、C148电容(310)、C150电容(311)、C149电容(312)、C160电容(313)、C161电容(314)、U22单片机芯片(315)、R73电阻(316)、LED1发光二极管(317)、R91电阻(318)和R72电阻(319);其连接关系是:U22单片机芯片(315)的5脚和6脚连接X2晶振(308),X2晶振(308)两端分别接C17电容(306)和C18电容(307)到地;U22单片机芯片(315)的4脚接R72电阻(319),U22单片机芯片29脚接R96电阻(301),R96电阻(301)另一端接到VCC3.3VD,R96电阻(301)另一端接SW2按键(303),SW2按键(303)另一端接到地;U22单片机芯片7脚接到R69电阻(304),R69电阻(304)另一端接到VCC3.3VD;U22单片机芯片7脚同时接到C146电容(305),C146电容(305)另一端接地;U22单片机芯片(315)的24脚、36脚、48脚都接到VCC3.3VD,U22单片机芯片(315)的24脚接C147电容(309)到地;U22单片机芯片(315)的36脚接C148电容(310)到地;U22单片机芯片(315)的48脚接C150电容(311)和C149电容(312)到地;U22单片机芯片(315)的20脚接R73电阻(316)到地;U22单片机芯片(315)的22脚接LED1发光二极管(317)、R91电阻(318)到电源VCC3.3VD;U22单片机芯片(315)的23脚、35脚、47脚、8脚接到地;上述的U22单片机芯片(315)的型号为STM32F103C8;所述的无线收发模块(400)是一种由U25无线编解码芯片(407)组成的无线发射单元,包括C163电容(401)、X3晶振(402)、C162电容(403)、C164电容(404)、C165电容(405)、C166电容(406)、U25无线编解码芯片(407)、R85电阻(408)、C176电容(409)、C175电容(410)、C174电容(411)、C173电容(412)、C169电容(413)、L14电感(414)、C167电容(415)、L12电感(416)、C168电容(417)、L13电感(418)、L15电感(419)、C170电容(420)、C171电容(421)、C172电容(422)、J16天线接口(423);其连接关系是:U25无线编解码芯片(407)的8脚、10脚分别接X3晶振(402)的3脚、1脚;X3晶振(402)的3脚、1脚分别接C162电容(403)、C163电容(401)到地;U25无线编解码芯片(407)的12脚、13脚分别接C169电容(413)、L14电感(414)、C167电容(415)、L12电感(416)、C168电容(417)组成平衡转换电路;C167电容(415)另一端接L13电感(418);L15电感(419);C170电容(420);C171电容(421)组成LC滤波电路;L15电感(419)另一端接C172电容(422);C172电容(422)另一端接J16天线接口()423;上述的U25无线编解码芯片(407)的型号为CC110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烽火众智数字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烽火众智数字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74901.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