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负荷曲线的直流微网能量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74402.7 | 申请日: | 2016-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11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7 |
发明(设计)人: | 查燚;张延迟;冯琳淸;顾永超;董贺贺;王袤野;赵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机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J1/14 | 分类号: | H02J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菅秀君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负荷曲线的直流微网能量管理方法,所述直流微网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发电单元、负载,以及设置在发电单元与负载之间的直流母线配电线路,所述直流微网能量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直流微网中的光伏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尽可能满发,让整个直流微网首先以满功率应对最大负荷的情况;2、采集负荷状态信息,记录每一个时刻的负载情况,绘制出带有预测性质的负荷曲线;3、调节直流微网中的电源出力,让光伏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的出力达到一个合适的发电范围,4、储能的日负荷曲线调节:通过储能系统即储能DC/DC充放电,满足用电需要。本发明可以保证直流系统的电力电量平衡,并能达到延长储能系统寿命的目的。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负荷 曲线 直流 能量 管理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负荷曲线的直流微网能量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微网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发电单元、负载,以及设置在发电单元与负载之间的直流母线配电线路,所述发电单元包括:风力发电系统及其采用Buck‑Boost拓扑结构的风电DC/DC即风电DC/DC、以及光伏发电系统及其采用Buck‑Boost拓扑结构的光伏DC/DC即光伏DC/DC、用户侧大电网及其桥式并网双向交流/直流变换器AC/DC即并网AC/DC、储能系统即储能DC/DC,所述负载包括模拟直流负荷和数据中心负荷,所述直流微网能量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直流微网中的光伏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尽可能满发,让整个直流微网首先以满功率应对最大负荷的情况;第二步:采集负荷状态信息:为了应对负荷变动和光伏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不能保证满发的情况,记录每一个时刻的负载情况,通过一段时间的记录和数据的拟合对比绘制出带有预测性质的负荷曲线,这个负荷曲线预测了下一天可能的负荷变动情况,并且这个负荷曲线是带有调节裕度的,但总体上每天的用电水平大致如此;第三步:调节直流微网中的电源出力,由于用电不可能都是满状态,因此,可以让光伏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的出力达到一个合适的发电范围,由于光伏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并不是完全可控,可以让光伏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与用户侧大电网综合出力定在一个合适的点位;第四步:储能的日负荷曲线调节:在综合出力稳定的前提下,具体调峰的过程由储能设备完成,因为光伏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与用户侧大电网接近一个少许波动的趋于直线的一个规划线,所以负荷的变动就依赖于储能系统即储能DC/DC的充放电过程,当负荷水平远低于负荷曲线,那么储能系统即储能DC/DC进行充电,当负荷水平高于负荷曲线,储能系统即储能DC/DC进行放电,满足用电需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机学院,未经上海电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7440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