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逆变器型分布式电源简化建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73896.7 | 申请日: | 2016-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147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慧芳;姜宽;何奔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忻明年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了逆变器型分布式电源简化建模方法。逆变器型分布式电源由于包含电力电子部件及其控制器,具有复杂的时变非线性特征,使得仿真计算速度受到很大限制,进而给逆变器型分布式电源大量接入的配电网仿真建模分析带来巨大挑战。本发明采用动态相量建模方法,基于正负序分离控制策略,对逆变器型分布式电源提出了既满足工程精度要求又能提升仿真速度的新建模方法,能准确地反映出分布式电源运行的动态过程和主要特征。利用本发明提出的逆变器型分布式电源的动态相量模型,可以用于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的快速建模与仿真中,尤其是分布式电源大规模接入的场景中。 | ||
搜索关键词: | 逆变器 分布式 电源 简化 建模 方法 | ||
【主权项】:
1.逆变器型分布式电源简化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以逆变器型分布式电源为对象,采用正负序分离控制策略,对时域内周期为T的信号选择宽度为T的时间窗内的主要傅立叶系数,建立分布式电源的动态相量模型,对原始波形作近似估计;其次,在采用的基于正负序分离控制策略的动态相量建模中,在频域下,对电压、电流进行三相静止坐标系到两相静止坐标系的变换,接着利用T/4相移法进行序分量分解,然后进行两相静止坐标系到两相旋转坐标系的变换,再根据功率指令求取正负序分离控制参考电流,对正负序电流进行分离PI调节以得到正负序参考电压,最后对正负序参考电压进行Park反变换,得到三相参考电压;然后,对分布式电源至配电网的引接线进行动态相量建模,将待求量的实部和虚部分开计算;最后,将频域下的电压、电流量通过傅立叶反变换,得到电压、电流的时域量;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分布式电源通常由逆变器及连有滤波电感的引接线组成,为此,从逆变器动态相量模型的建立以及分布式电源至配电网引接线动态相量模型的建立来进行;对于分布式电源的逆变器侧,按如下步骤建立逆变器的动态相量模型:步骤1),电压、电流从三相静止坐标系到两相静止坐标系的变换,根据正负序分离控制策略,先对分布式电源所连交流电网的电压、电流进行Clarke变换,即三相静止坐标系abc到两相静止坐标系αβ的坐标变换:
其中变换矩阵Tabc/αβ为常系数矩阵,其值为:
<Fα>1、<Fβ>1分别为两相静止坐标系αβ下电压或电流变量的α轴和β轴分量的一阶动态相量,<Fa>1、<Fb>1、<Fc>1分别为三相静止坐标系abc下电压或电流变量的a、b和c轴分量的一阶动态相量,F代表电压或电流变量,<·>1代表相关变量的一阶动态相量,下标1指动态相量的阶数为1,下标α、β代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α和β坐标轴分量,下标a、b、c代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a、b和c三相的值;步骤2),电压、电流序分量的分解,在进行Clarke变换后,提取两相静止坐标系αβ下电压和电流的序分量;利用傅立叶变换的相移特性,对电压、电流按如下公式进行正序、负序分量的提取:![]()
![]()
![]()
其中,
分别为两相静止坐标系αβ下电压或电流变量α轴和β轴正序分量的一阶动态相量,
分别为两相静止坐标系αβ下电压或电流变量α轴和β轴负序分量的一阶动态相量,上标p、n分别代表相关变量的正序、负序分量;步骤3),电压、电流从两相静止坐标系到两相旋转坐标系的变换,在求得αβ坐标下电压和电流的正负序分量后,分别进行正负序αβ→dq坐标变换;根据动态相量的卷积特性,计算正负序dq坐标下的电压、电流的正、负序直流量,即零阶动态相量:![]()
其中,
分别为正序两相旋转坐标系dq坐标下电压或电流变量d轴和q轴分量的零阶动态相量,
分别为负序两相旋转坐标系dq坐标下电压或电流变量d轴和q轴分量的零阶动态相量,
分别为正负序两相静止坐标系αβ到两相旋转坐标系dq变换矩阵的一阶动态相量,
分别为正负序两相静止坐标系αβ到两相旋转坐标系dq变换矩阵的负一阶动态相量,根据动态相量法的共轭特性,
分别等于
的复数共轭;下标0、1、‑1指动态相量的阶数为0、1、‑1;步骤4),正负序分离控制参考电流的求取,根据消除有功功率的二倍频波动以及使平均无功功率为零的控制目标,计算PI调节的电流参考值:![]()
式中,P0为逆变器型分布式电源的有功功率指令,
和
分别为电网电压的正序、负序d、q分量的零阶动态相量,![]()
和
分别为参考电流的正序、负序d、q分量的零阶动态相量,下标ref代表相关变量的参考值;步骤5),正负序分离的电流PI调节,根据功率指令获得正负序dq轴参考电流后,通过PI调节计算逆变器出口侧的正负序dq轴参考电压;正负序dq坐标下存在四个PI环节,以正序d轴PI环节为例进行公式推导:![]()
式中,
分别为电流环的积分调节增益和比例调节增益;
为逆变器输出电流的正序d轴的零阶动态相量,
为定义的临时变量;其余三个PI环节的公式推导与此类似,据此得到四个PI环节输出:
对于采用前馈解耦控制策略的电流调节器,计算出逆变器出口侧的参考电压指令:![]()
![]()
![]()
式中,
和
分别为逆变器出口侧参考电压的正序、负序d、q分量的零阶动态相量,ω为电网角频率,Lf为逆变器出口侧滤波电感值;步骤6),正负序电压的Park反变换,在求得逆变器出口侧正负序dq轴参考电压后,经Park反变换得到逆变器出口侧三相参考电压,忽略SVPWM调制的具体开关过程,逆变器输出电压脉冲的一阶动态相量为:
式中,<uoa>1、<uob>1和<uoc>1分别为逆变器出口侧a、b和c三相输出电压的一阶动态相量,KSVPWM为逆变器等效比例系数,对于采用SVPWM调制的双极性三相H桥逆变器,有
其中m为调制度,即PI调节器输出调制信号与载波信号的幅值之比;
为正负序dq→abc变换矩阵的一阶动态相量;分布式电源至配电网引接线动态相量模型的建立:对于分布式电源至配电网的引接线,其一阶动态模型建立公式如下:
式中,1=[1,1,1]T,为分布式电源逆变器出口侧三相电压的一阶动态相量,1=[1,1,1]T,为并网点电压的一阶动态相量,1=[1,1,1]T,为向电网注入电流的一阶动态相量,Lf=diag(Lf,Lf,Lf)为逆变器出口侧滤波电感矩阵;将待求量的实部和虚部分开计算,具体如下:![]()
其中,上标r、i分别代表相关变量的实部、虚部;在分别建立分布式电源逆变器及引接线的动态相量模型后,可得到整个分布式电源的动态相量模型;由于上述步骤所得的均为频域下的结果,为方便观察和分析,进行电压、电流从频域量到时域量的变换:对于时域中周期为T的信号x(τ),在时间间隔τ∈(t‑T,t]内,其波形用傅立叶级数表示:
式中,电网角频率ω=2π/T,Xk(t)为k阶动态相量;根据此公式,将电压、电流从频域量转换成时域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73896.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