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差分四相相移键控的解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67403.9 | 申请日: | 2016-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973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健;李旭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0/556 | 分类号: | H04B10/556;H04B10/67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朱仁玲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差分四相相移键控的解调装置。该解调装置包括衬底、第一耦合器、第二耦合器、第三耦合器、第一马赫‑曾德尔干涉仪以及第二马赫‑曾德尔干涉仪;所述第一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二输出端的输出功率比为1:1,其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二马赫‑曾德尔干涉仪;所述第一马赫‑曾德尔干涉仪包括第一固定臂以及第一悬臂,所述第一悬臂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耦合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马赫‑曾德尔干涉仪包括第二固定臂以及第二悬臂,所述第二悬臂的输出端连接第三耦合器的输入端。本发明通过控制光实现了信号光相位的变换,从而实现了差分四相相移键控的调制,解调准确,控制简单。 | ||
搜索关键词: | 种差 分四相 相移 键控 解调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差分四相相移键控的解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3dB分束器、第一耦合器、第二耦合器、第三耦合器、第四耦合器、第一纳米线、第二纳米线、第一马赫‑曾德尔干涉仪以及第二马赫‑曾德尔干涉仪;所述3dB分束器的输入端作为所述解调装置的输入端,其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二马赫‑曾德尔干涉仪;所述第一马赫‑曾德尔干涉仪包括第一固定臂以及第一悬臂,所述第一固定臂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耦合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一悬臂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耦合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马赫‑曾德尔干涉仪包括第二固定臂以及第二悬臂,所述第二固定臂的输出端连接第四耦合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悬臂的输出端连接第三耦合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悬臂相距10nm~100nm处,平行设置有第一纳米线,与所述第二悬臂相距10nm~100nm处,平行设置有第二纳米线;所述第一纳米线、第一悬臂、第二纳米线以及第二悬臂下方的衬底具有镂空部,且所述第一纳米线以及第二纳米线的至少一端固定于衬底表面;所述3dB分束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二输出端的输出功率比为1:1,所述第二耦合器以及第三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二输出端的输出功率比相同,且为9:1~99:1;所述第二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以及第三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均用于接收控制光,并分别输入第一纳米线与第二纳米线,使得第一纳米线与第二纳米线发生形变,从而改变第一纳米线与所述第一悬臂的整体折射率,同时改变第二纳米线与所述第二悬臂的整体折射率;其中,第一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第一固定臂为第一光开关结构,第二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第二固定臂为第二光开关结构;第一光开关结构包括第一躯干波导、第二躯干波导、第三躯干波导、第四躯干波导、与衬底接触面镂空的第三纳米线、与衬底接触面镂空的第四纳米线、与衬底接触面镂空的第五纳米线、与衬底接触面镂空的第六纳米线、与衬底接触面镂空的第七纳米线、与衬底接触面镂空的第八纳米线、第一控制波导、第二控制波导、第三控制波导、第四控制波导、第五控制波导、第六控制波导以及第一过渡波导;与衬底接触面镂空的第三纳米线放置在第一躯干波导侧面,与衬底接触面镂空的第四纳米线、第五纳米线放置在第二躯干波导侧面,与衬底接触面镂空的第六纳米线、第七纳米线放置在第三躯干波导侧面,与衬底接触面镂空的第八纳米线放置在第四躯干波导侧面;第二光开关结构包括第五躯干波导、第六躯干波导、第七躯干波导、第八躯干波导、与衬底接触面镂空的第九纳米线、与衬底接触面镂空的第十纳米线、与衬底接触面镂空的第十一纳米线、与衬底接触面镂空的第十二纳米线、与衬底接触面镂空的第十三纳米线、与衬底接触面镂空的第十四纳米线、第七控制波导、第八控制波导、第九控制波导、第十控制波导、第十一控制波导、第十二控制波导以及第二过渡波导;与衬底接触面镂空的第九纳米线放置在第五躯干波导侧面,与衬底接触面镂空的第十纳米线、第十一纳米线放置在第六躯干波导侧面,与衬底接触面镂空的第十二纳米线、第十三纳米线放置在第七躯干波导侧面,与衬底接触面镂空的第十四纳米线放置在第八躯干波导侧面;第一耦合器与第一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第一固定臂连接,第二耦合器与第一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第一悬臂连接,第三耦合器与第二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第二悬臂连接,第四耦合器与第二马赫‑曾德尔干涉仪的第二固定臂连接,其中,第一固定臂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耦合器的输入端,第二固定臂的输出端连接第四耦合器的输入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6740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干扰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定向追踪并反馈的光电通信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