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砜类合成鞣剂-纳米硅酸盐结合鞣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42522.9 | 申请日: | 2016-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38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8-10 |
发明(设计)人: | 林炜;石佳博;李晓鹏;王春华;赵昕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14C3/28 | 分类号: | C14C3/28;C14C3/04;C14C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207***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砜类合成鞣剂‑纳米硅酸盐结合鞣法。首先在室温条件下将浸酸皮加入到转鼓中,浴液与浸酸皮的质量比为(0.5~1):1,加入碳酸氢钠调节浴液至pH 4.0~4.5,转动30 min,加入2%~15%砜类合成鞣剂,继续转动2~6 h,静置过夜,次日转30 min,水洗,得到白湿皮;向上述白湿皮中加入100%的水,然后加入0.5%~6%纳米硅酸盐,继续转动4~8 h,加入甲酸调节浴液至pH 2.5~3.0,静置过夜,水洗即可。采用该结合鞣法所得坯革收缩温度可达85 oC以上,成革革身浅白,耐光性佳,填充和增厚效果明显,而且鞣后废液具有良好的可生物降解性。此外,纳米硅酸盐的引入可赋予成革抗紫外等纳米性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成 鞣剂 纳米 硅酸盐 结合 | ||
【主权项】:
一种砜类合成鞣剂‑纳米硅酸盐结合鞣法,其特征在于操作方法包括砜类合成鞣剂鞣制和纳米硅酸盐鞣制,在各操作中添加物的加入量以浸酸皮质量为基准,具体操作方法如下:砜类合成鞣剂鞣制:在室温条件下将浸酸皮加入到转鼓中,浴液与浸酸皮的质量比为(0.5~1):1,加入8%氯化钠,转30min,再加入1%~2%碳酸氢钠,调节浴液至pH 4.0~4.5,再转动30 min;加入2%~15%砜类合成鞣剂,继续转动2~6 h,静置过夜,次日转30 min,水洗,得到白湿皮;纳米硅酸盐鞣制:向上述白湿皮中加入100%的水,然后加入0.5%~6%纳米硅酸盐,继续转动2~4 h,加入1%~2%的甲酸,调节浴液至pH 2.5~3.0,静置过夜,次日转30 min,水洗,搭马静置,得到坯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4252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思想政治教学用辅助装置
- 下一篇:以水解蛋白为基础的环保皮革复鞣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