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化健身车的心肺耐力间接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39480.3 | 申请日: | 2016-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37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26 |
发明(设计)人: | 张茹斌;占礼葵;邵东升;孙少明;孙大鹏;刘骏富;彭伟;孙怡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24 | 分类号: | A61B5/024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娄岳;奚华保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化健身车的心肺耐力间接测试方法,在智能化健身车恒功率输出平台上实施递增负荷试验方案并实测运动心率,根据最后两级负荷的测试结果建立运动强度与运动心率的预测评估模型,再通过模型计算受试者最大心率下对应的最大运动强度,以此作为受试者心肺耐力的评价指标。本发明中各级负荷试验均在固定踩踏频率以及固定功率条件下进行,评估模型更为可靠、测试结果更为精确;操作过程简单、易行,受试者无需达到运动极限,可作为评定心肺耐力状况、制定运动处方、动员受试者参与运动的科学指导依据。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化 健身 耐力 间接 测试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智能化健身车的心肺耐力间接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受试者在测试平台输入基本信息,根据基本信息估算受试者的最大心率以及目标心率;2)在测试平台的引导下开始递增负荷实验,记录各级负荷的运动心率;3)在测试平台提示实验终止后,根据最后两级的运动强度和运动心率,建立运动强度和运动心率的预测评估模型;4)将估算的最大心率代入评估模型计算对应的最大运动强度,以此作为受试者心肺耐力的评价指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未经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3948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