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近红外手掌静脉图像的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334223.0 | 申请日: | 2016-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56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26 |
发明(设计)人: | 陈科;游京翰;梁作宇;崔路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7 天津市西青***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手掌静脉图像进行采集并识别的系统方法,现利用红外工业摄像头采集人手掌的静脉图像,再对原始图像进行归一化、二值化、中值滤波进行预处理得出具有一定特征的目标图像,接下来对图像通过多层卷积和池化等操作进行训练,最终得到合理的权矩阵,该权矩阵经验证可以运用于范围较小的手掌静脉图像识别。该系统方法具有小范围内识别速度快,系统简洁,识别率高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手掌 静脉 图像 识别 方法 | ||
【主权项】:
本发明利用自主设计的基于近红外相机的手掌静脉图像采集装置提取的手掌静脉的原始图像,然后对采集到的图像压缩、动态二值化和增强处理,最后以预处理的手掌静脉图像作为输入进行卷积神经网络的训练并匹配。手掌静脉图像识别流程有如下五个步骤:(1)图像归一化处理:先将样本图像一定比例缩小,并进行灰度归一化处理,样本图像的标准约定为同一方差与同一均值;(2)动态二值化处理:采用大律法(OSTU)方法对手掌静脉图像进行动态二值化处理,即将图像划分成多个区域,对每个区域分别进行二值化处理,同时又能很好地避免图像不联通和伪影像的出现;(3)中值滤波处理:对图像进行中值滤波,去除图像中大量的噪声点和孤立点;(4)卷积神经网络训练:先经过向前传播阶段,将样本从输入层经过卷积神经网络中逐级的变换(变换的过程为:第一层卷积、第一层池化、第二层卷积、第二层池化),传送至输出层。再经过向后传播阶段,进行误差调整,不断地调整权矩阵;(5)手掌静脉图像识别:将输入的手掌静脉图像与样本库中已经进行卷积神经网络训练过的图像进行比对,得出识别结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3422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