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氢加成反应多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23660.2 | 申请日: | 2016-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004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煜璟;宰华超;赵奕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B01J23/89 | 分类号: | B01J23/89;C08G8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 |
地址: | 1022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硅氢加成反应多相催化剂,包括磁性含铁内核纳米颗粒、含硅化合物壳层,在所述含硅化合物壳层上负载有含铂的催化活性颗粒,所述磁性含铁内核纳米颗粒尺寸为5~30nm,含硅化合物壳层厚度为10~100nm,壳层表面负载的催化活性颗粒尺寸为1~5n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多相磁性可回收催化剂由于设计成多相的核壳结构,引入磁性内核,可以通过磁体收集达到回收再利用的目的;引入含硅壳层作为载体,增强了该催化剂的稳定性,使该催化剂可重复多次使用;外层负载活性颗粒,其尺寸达到1~5nm级别、比表面积大、分布均匀,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并且其制备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可广泛用于硅氢加成生产中。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成反应 多相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硅氢加成反应多相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包括磁性含铁内核纳米颗粒、含硅化合物壳层,在所述含硅化合物壳层上负载有含铂的催化活性颗粒,所述磁性含铁内核纳米颗粒尺寸为5~30nm,含硅化合物壳层厚度为10~100nm,壳层表面负载的催化活性颗粒尺寸为1~2nm;以所述硅氢加成反应多相催化剂质量计,催化活性颗粒的质量含量为1~5%;所述的硅氢加成反应多相催化剂通过以下步骤制备:S1磁性含铁内核纳米颗粒的制备:S11在第一有机溶剂中混合铁盐和油酸钠,搅拌加热所得混合物,搅拌加热后用蒸馏水洗涤产物并蒸发除去溶剂,得到蜡状油酸铁;所述的第一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醇、乙腈、水、三氯甲烷或正己烷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铁盐为氯化铁、氯化铁水合物、硫酸铁、硫酸铁水合物、硝酸铁、硝酸铁水合物中的一种,铁盐和油酸钠的摩尔比为1:3~10;所述的搅拌加热的温度是60~90℃,保持该温度3~6h;S12在第二有机溶剂中混合油酸和上述制得的油酸铁,加热所述混合物,将所述混合物冷却到室温,用磁体收集出颗粒并用乙醇洗涤,干燥得到磁性内核颗粒;所述的第二有机溶剂为1‑十六烯、正辛醚、1‑十八烯、1‑二十烯、三辛胺中的一种;所述的加热是将所述混合物加热到200~380℃之间,保温30~200min;S2含硅化合物壳层的制备:S21在第三有机溶剂中混合表面活性剂和S1中制得的磁性内核颗粒,充分超声或涡旋使之完全分散,然后加入碱性溶液,充分超声或涡旋形成反相微乳液;所述的第三有机溶剂为甲苯、四氯化碳、环己烷、正己烷中的一种;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Tween‑20、Tween‑40、Tween‑60、Tween‑65、Tween‑80、Tween‑85、OP‑4、OP‑7、OP‑9、OP‑10、OP‑13、OP‑15、OP‑20、OP‑30、OP‑40、OP‑50中的一种或多种,表面活性剂质量和磁性内核颗粒质量比例为1~3:1;所述碱性溶液为质量浓度为5~40%的氨水,磁性内核颗粒质量和碱性溶液加入的体积比例为10~50mg:2~4mL;S22向形成的反相微乳液中加入硅源,室温反应,所得混合物用磁体收集出颗粒并用甲醇洗涤,干燥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颗粒;所述硅源为硅酸四乙酯,硅源的体积和所述磁性内核颗粒质量比例为1mL:5~10mg;S3多相催化剂的制备:在第四有机溶剂中混合含铂前驱体和S2制得的核壳型载体,加热反应后,冷却到室温,用磁体收集出颗粒并用丙酮和乙醇洗涤,干燥得到多相催化剂;所述的含铂前驱体为硝酸四氨合铂、氯化四氨合铂中的一种;含铂前驱体质量和核壳结构的颗粒的质量比例为1~10:20;所述的第四有机溶剂为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几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2366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