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乙醇酸-聚己内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610309863.6 | 申请日: | 2016-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030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刘阳;杜旭;朱爱臣;王传栋;王勤;王宪朋;董浩;马丽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药学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L31/06 | 分类号: | A61L31/06;A61L31/14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宋永丽 |
地址: | 250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乙醇酸‑聚己内酯薄膜,以重量份计,由聚乙醇酸5~15份和聚己内酯85~95份组成;所述的聚乙醇酸为平均粒径10~200μm的颗粒,所述的聚乙醇酸的分子量为9~11万,所述的聚已内酯的分子量为10~20万,所述的聚乙醇酸‑聚己内酯薄膜的厚度为10~200μm;本发明的聚乙醇酸‑聚己内酯薄膜在植入前期为无孔致密膜,能对手术后的组织进行隔离,由于聚乙醇酸较聚己内酯的降解速度快,因此可以在植入人体后随着聚乙醇酸的降解得到微孔,一方面,微孔的出现加速了材料的破碎降解,另一方面出现微孔后的薄膜仍可保持原有的形状,保证了薄膜的有效隔离作用,缩短了薄膜在人体的留存时间,降低了并发症的风险;本发明聚乙醇酸‑聚己内酯薄膜的制备方法步骤少,流程少,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乙醇 内酯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主权项】:
1.一种聚乙醇酸‑聚己内酯薄膜,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由聚乙醇酸5~15份和聚己内酯85~95份组成;所述的聚乙醇酸为平均粒径10~200μm的颗粒,所述的聚乙醇酸的分子量为10万,所述的聚已内酯的分子量为15万,所述的聚乙醇酸‑聚己内酯薄膜的厚度为10~200μm;聚乙醇酸‑聚己内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将分子量10万的聚乙醇酸5~15份在低温超微粉碎机下粉碎,得到平均粒径10~200μm的聚乙醇酸颗粒;②将分子量15万的聚己内酯85~95份在低温超微粉碎机下粉碎,得到平均粒径10~200μm的聚己内酯颗粒;③将步骤①所得聚乙醇酸颗粒和步骤②所得聚己内酯颗粒混合均匀,得到混合颗粒,然后将混合颗粒在60~100℃真空模压机下模压成厚度为10~200μm的薄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药学科学院,未经山东省药学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30986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