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疏浚底泥制备多孔吸附材料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88515.5 | 申请日: | 2016-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48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9-21 |
发明(设计)人: | 陶红;顾竹珺;林童;杨克明;贾玉宝;施柳;李飞鹏;毛凌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8/02 | 分类号: | C04B38/02;C04B28/04;C04B18/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用疏浚底泥制备多孔吸附材料的方法,采集河道疏浚底泥,自然通风后,静置,倒去上覆水,将底泥在自然条件下风化晾干,使其含水率<10%;将风干后结块的底泥依次经过粉碎机和球磨机破碎研磨,过筛,收集备用;将底泥、P.O 42.5水泥按照质量比4‑7:3‑6混合,然后于室温条件下机械搅拌,混匀后再加入发泡剂继续机械搅拌,所述的发泡剂的质量为固体质量的0.5%‑3%;混合均匀后浇铸于标准模具中,机械振动3‑5分钟,20~30小时后脱模,然后进行连续湿式养护7‑90天,制得免烧结多孔吸附材料。本发明具备可抗水冲刷的力学强度,孔隙率高,对水中的重金属等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疏浚 制备 多孔 吸附 材料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采用疏浚底泥制备多孔吸附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采集河道疏浚底泥,自然通风后,静置,倒去上覆水,将底泥在自然条件下风化晾干,使其含水率<10%;2)将风干后结块的底泥依次经过粉碎机和球磨机破碎研磨,过100‑200目筛,收集备用;3)将底泥、P.O 42.5水泥按照质量比4‑7:3‑6混合,然后于室温条件下机械搅拌,混匀后再加入发泡剂,继续机械搅拌,所述的发泡剂的质量为底泥水泥固体质量和的0.5%‑3%;4)混合均匀后浇铸于标准模具中,机械振动3‑5分钟,20~30小时后脱模,于湿度>95%,温度控制于19.5‑20.5℃条件下连续湿式养护7‑90天,制得免烧结多孔吸附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8851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