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物理模型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80493.8 | 申请日: | 2016-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96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周辉;胡明明;张勇慧;张传庆;高阳;卢景景;黄磊;魏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旭知识产权事务所42214 | 代理人: | 周宗贵 |
地址: | 43007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物理模型试验装置,它的外部为反力架,反力架的至少一个立方体框架面上有如下设置相对设置的立柱和立柱之间设置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矩形大钢板,相邻的两个矩形大钢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一排矩形小钢板;反力架其他的框架侧面均设置反力架面板;在反力架的内部设置岩体模型;在岩体模型和反力架之间设置垂直加载系统、水平左右加载系统和水平前后加载系统。利用该装置模拟试验时,可以直接人工挖掘或使用机器人模拟,实现模拟巷道的自动开挖及工作面回采。本发明能准确的揭示巷道开挖及工作面回采时围岩演化规律提供可靠的试验手段。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物理 模型 试验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三维物理模型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的外部为反力架(A0),所述反力架(A0)的立方体形框架由八个横向设置的水平梁(A1)和四个纵向设置的立柱(A2)组成;所述反力架(A0)的至少一个立方体框架面(A11)上有如下设置:相对设置的立柱(A2.1)和立柱(A2.2)之间设置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水平面夹角为α矩形大钢板(A6),相邻的两个矩形大钢板(A6)之间设置有至少一排矩形小钢板(A7);所述反力架(A0)其他的框架侧面均设置反力架面板(A10);在反力架(A0)的内部设置岩体模型(A12);在岩体模型(A12)的三个表面上分别安装有上承压板(A22)、左承压板(A19)和后承压板(A21);在岩体模型(A12)的上承压板(A22)和相应的顶端反力架面板(A10)之间设置若干个上侧震动千斤顶(A18)构成垂直加载系统(A15);在岩体模型(A12)的左承压板(A19)和相应的侧面反力架面板(A10)之间设置若干个左侧震动千斤顶(A16)构成水平左右加载系统(A13);在岩体模型(A12)的后承压板(A21)和相应的后面反力架面板(A10)之间设置若干个后侧震动千斤顶(A17)构成水平前后加载系统(A1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80493.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制冷、暖双节能系统
- 下一篇:太阳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