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界面聚合的复合正渗透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68682.3 | 申请日: | 2016-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71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胡宁恩;肖通虎;谢家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71/34 | 分类号: | B01D71/34;B01D71/38;B01D69/12;B01D69/02;B01D6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211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界面聚合的复合正渗透膜的制备方法,以聚乙烯醇作为聚偏氟乙烯的亲水改性物质,己内酰胺作为稀释剂,再通过热致相分离法在较低温条件下制备亲水改性的聚偏氟乙烯基膜,该基膜结构对称、孔隙率高,上下表面均粗糙且具有微孔结构。再以间苯二胺为水相单体,均苯三甲酰氯为油相单体,在聚偏氟乙烯基膜表面上界面聚合制得化学稳定性优异的复合正渗透膜。该复合正渗透膜水通量高,反向盐渗透率低,具有较高的强度,耐酸耐碱,亲水性强,抗污染能力强,复合层致密,结合牢固不易脱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界面 聚合 复合 渗透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界面聚合的复合正渗透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1)铸膜液的配制:以质量百分数计,称取1.5%‑5%聚乙烯醇,13.5%‑20%聚偏氟乙烯,75%‑85%己内酰胺,把聚乙烯醇、聚偏氟乙烯和己内酰胺混合均匀后加热到115℃‑170℃,加热过程需要氮气保护,加热0.5小时‑2小时使聚乙烯醇、聚偏氟乙烯和己内酰胺溶解,然后恒温搅拌1.5小时‑3.5小时,然后静置,得到铸膜液。2)聚偏氟乙烯基膜的制备:将铸膜液均匀倒入已预热到115℃‑170℃的模具中,将模具置于室温环境下冷却,待其中的铸膜液固化分相成型后,将模具拆卸放置在0℃‑50℃水中萃取10分钟‑30分钟即得聚偏氟乙烯基膜。3)含有水相单体的水溶液的配制:以质量百分数计,称取0.25%‑2%间苯二胺,0.5%‑2.5%三乙胺,95.5%‑99.25%蒸馏水,将间苯二胺、三乙胺和蒸馏水混合制得含有水相单体的水溶液。4)含有油相单体的有机溶液的配制:以质量百分数计,称取0.05%‑0.2%均苯三甲酰氯,99.8%‑99.95%正己烷,将均苯三甲酰氯和正己烷混合制得含有油相单体的有机溶液。5)界面聚合复合层的形成:将聚偏氟乙烯基膜放入含有水相单体的水溶液的密封罐中,以不同气体为压力源向密封罐施以不同压力(大于聚偏氟乙烯基膜表面膜孔的渗透压力)使聚偏氟乙烯基膜充分浸润,之后打开排气阀缓慢放气1分钟‑5分钟,取出已润湿的聚偏氟乙烯基膜,将需要界面聚合的表面朝上平铺在光滑玻璃上,用氮气将聚偏氟乙烯基膜吹干至膜表面无液体,再用界面聚合模具扣住,接着在模具中倒入含有油相单体的有机溶液进行界面聚合,界面聚合反应之后倒出过量的含有油相单体的有机溶液,将界面聚合后的聚偏氟乙烯基膜放入50℃‑100℃的烘箱中热处理10分钟‑60分钟即制得复合正渗透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68682.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