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双金属复合管管端堆焊尺寸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51257.3 | 申请日: | 2016-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177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斌;吴立斌;梁国栋;刁东良;吴泽;孙兵;傅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向阳航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B23K33/00;B21D41/02;B23K101/06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冯亮 |
地址: | 710077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双金属复合管管端堆焊尺寸的方法,包括:一、将双金属复合管的端部机加工去除一段衬管使机加工后的双金属复合管的衬管的端部形成向内倾斜的斜面,并在去除一段衬管后裸露在外的基管的内侧机加工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斜面之间为圆弧过渡;二、将扩径模具装入机加工后的双金属复合管的两端,对双金属复合管的基管两端进行扩径处理;三、取出扩径模具,对扩径处理后的双金属复合管进行管端内壁堆焊,然后对堆焊形成的堆焊层进行精加工,完成双金属复合管的管端堆焊。本发明的方法有效的解决了基管管端缩径问题,保证管端的外径尺寸。 | ||
搜索关键词: | 双金属复合管 堆焊 机加工 衬管 双金属复合 环形凹槽 扩径模具 基管 扩径 去除 管端内壁 圆弧过渡 堆焊层 精加工 管端 缩径 向内 装入 裸露 取出 保证 | ||
【主权项】:
一种控制双金属复合管管端堆焊尺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双金属复合管的端部机加工去除一段衬管(2)使机加工后的双金属复合管的衬管(2)的端部形成向内倾斜的斜面,并在去除一段衬管(2)后裸露在外的基管(1)的内侧机加工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与所述斜面之间为圆弧过渡,基管(1)上机加工有环形凹槽的部位的内径为D,单位为mm,机加工后的基管(1)的端部与衬管(2)的内壁端部之间的距离为L,单位为mm;所述L的取值为20mm~200mm;步骤二、将扩径模具装入步骤一中机加工后的双金属复合管的两端,对双金属复合管的基管(1)两端进行扩径处理,所述扩径模具包括变径段(3)和与变径段(3)连接的等径段(4),所述等径段(4)的直径大于变径段(3)的直径且等径段(4)位于变径段(3)直径最大的一端,所述变径段(3)的最小直径为Dm,单位为mm,变径段(3)的长度为Lm,单位为mm,变径段(3)的外壁与基管(1)的内壁之间的夹角为α,其中Dm<D<Dm+2Lmtanα,扩径模具装入双金属复合管的长度为L1,单位为mm,L1<L;所述α的取值为3°~10°;步骤三、取出步骤二中所述扩径模具,对扩径处理后的双金属复合管进行管端内壁堆焊,然后对堆焊形成的堆焊层进行精加工,完成双金属复合管的管端堆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向阳航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向阳航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5125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货叉的快速组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数控等离子火焰板材切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