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囊式多功能气垫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43419.9 | 申请日: | 2016-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530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冯煤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煤山 |
主分类号: | A61G7/00 | 分类号: | A61G7/00;A61G7/043;A61G7/05;A61G7/057;A47C27/10;A61H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气囊式多功能气垫床方法为床。气垫充气下:A B C D E F G H I J K囊放气为床;B囊充气为气枕;C囊充气上曲腿放气腿平;C囊充气防下滑HIJK囊充气人中位A囊充气背起;HJ囊半气保一侧EG囊充气背臀左倾,15秒,HJ囊充气左翻身;EG囊半气DF囊充气,15秒,HJEGDF囊放气平躺;IK囊半气护一侧DF囊充气背臀右倾,15秒,IK囊充气右翻身;DF囊半气EG囊充气,15秒,IKDFEG囊放气平躺;DF囊充气6秒放10秒EG囊充气6秒放10秒循环20分为睡摇床;DE囊充气6秒放8秒循环三次为背按摩;FG囊充气8秒放10秒循环三次为臀按摩;C囊充气10秒放12秒循环三次为膝关节按摩。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囊放气 多功能气垫床 按摩 气囊式 背臀 平躺 翻身 膝关节 气垫 防下滑 放气 气保 气枕 曲腿 摇床 | ||
【主权项】:
1.一种气囊式多功能气垫床方法,由A气囊(1)、B气囊(2)、C气囊(3)、D气囊(4)、E气囊(5)、F气囊(6)、G气囊(7)、H气囊(8)、I气囊(9)、J气囊(10)、K气囊(11)、床体(12)、气垫(13)构成气囊式多功能气垫床,其A气囊(1)的前端上面与B气囊(2)的凸边固定连接,其所述A气囊(1)上面的中间位置与D气囊(4)的内侧边、且与E气囊(5)的内侧边固定连接,其所述A气囊(1)上所述D气囊(4)的向外位置与H气囊(8)的内侧边、所述A气囊(1)上所述E气囊(5)的向外位置与I气囊(9)的内侧边均固定连接,其所述A气囊(1)的后端边与F气囊(6)的前端边且与G气囊(7)的前端边均固定连接,其所述F气囊(6)的后端上面与C气囊(3)的一个凸边、所述G气囊(7)的后端上面与所述C气囊(3)的另一个凸边均固定连接,其所述F气囊(6)的外侧边与J气囊(10)的内侧边、所述G气囊(7)的外侧边与K气囊(11)的内侧边均固定连接,其床体(12)的上面放置有相互连接为一体的所述A气囊(1)、F气囊(6)、G气囊(7)、J气囊(10)、K气囊(11),其所述A气囊(1)、B气囊(2)、C气囊(3)、D气囊(4)、E气囊(5)、F气囊(6)、G气囊(7)、H气囊(8)、I气囊(9)、J气囊(10)、K气囊(11)的上面及所述床体(12)的上面放置有气垫(13);所述A气囊(1)、B气囊(2)、C气囊(3)、D气囊(4)、E气囊(5)、F气囊(6)、G气囊(7)、H气囊(8)、I气囊(9)、J气囊(10)、K气囊(11)、气垫(13)均为气囊状结构,所述床体(12)为护理床的床体;所述B气囊(2)与C气囊(3)、D气囊(4)与E气囊(5)、F气囊(6)与G气囊(7)、H气囊(8)与I气囊(9)、J气囊(10)与K气囊(11)均为镜像结构;所述床体(12)及气垫(13)上均设置有排便孔,所述床体(12)上设置的排便孔与气垫(13)上设置的排便孔相对应;所述A气囊(1)、B气囊(2)、C气囊(3)、D气囊(4)、E气囊(5)、F气囊(6)、G气囊(7)、H气囊(8)、I气囊(9)、J气囊(10)、K气囊(11)、气垫(13)均与充气装置相连接;其特征在于:①、通过对气垫(13)充气,且对A气囊(1)、B气囊(2)、C气囊(3)、D气囊(4)、E气囊(5)、F气囊(6)、G气囊(7)、H气囊(8)、I气囊(9)、J气囊(10)、K气囊(11)均放气,所述气囊式多功能气垫床便构成了气垫床、又可构成普通床;②、通过只对B气囊(2)、气垫(13)充气,便可使头部抬高以实现充气枕头;然后,再通过对B气囊(2)放气,便实现了将头部放平的枕头;③、通过对气垫(13)、C气囊(3)充气,便可使腿部弯曲且抬高以实现向上曲腿;然后,再通过对C气囊(3)放气,便可实现使腿部放平;④、通过对气垫(13)、C气囊(3)充气,通过充气的C气囊(3)以防止坐起时人体下滑,然后,通过对H气囊(8)、I气囊(9)、J气囊(10)、K气囊(11)同时充气,将人体调整到中间位置,之后再通过对A气囊(1)充气,便实现了背部抬起;⑤、通过对气垫(13)充气,再通过对H气囊(8)、J气囊(10)同时充气二分之一,以保护住人体的一侧,然后,再通过对E气囊(5)、G气囊(7)同时充气,以使人体的背部、臀部向左侧倾斜,15秒钟后,在E气囊(5)、G气囊(7)已经充满气的状态下对H气囊(8)、J气囊(10)也同时充满气,便实现了左侧翻身;如果需要平躺时,通过对E气囊(5)、G气囊(7)同时放气二分之一状态下,通过对D气囊(4)、F气囊(6)同时充气,15秒钟后,通过对H气囊(8)、J气囊(10)、E气囊(5)、G气囊(7)、D气囊(4)、F气囊(6)同时放气,便实现了平躺;⑥、通过对气垫(13)充气,再通过对I气囊(9)、K气囊(11)同时充气二分之一,以保护住人体的一侧,然后,再通过对D气囊(4)、F气囊(6)同时充气,以使人体的背部、臀部向右侧倾斜,15秒钟后,在D气囊(4)、F气囊(6)已经充满气的状态下对I气囊(9)、K气囊(11)也同时充满气,便实现了右侧翻身;如果需要平躺时,通过对D气囊(4)、F气囊(6)同时放气二分之一状态下,通过对E气囊(5)、G气囊(7)同时充气,15秒钟后,通过对I气囊(9)、K气囊(11)、D气囊(4)、F气囊(6)、E气囊(5)、G气囊(7)同时放气,便实现了平躺;⑦、通过对气垫(13)充气,再通过对D气囊(4)、F气囊(6)同时充气6秒钟,然后同时放气10秒钟;之后通过对E气囊(5)、G气囊(7)同时充气6秒钟,然后同时放气10秒钟;对步骤⑦的操作循环20分钟,便实现了睡眠模式下摇床;⑧、A、通过对气垫(13)充气,再通过对D气囊(4)、E气囊(5)同时充气6秒钟、然后同时放气8秒钟,步骤⑧的A操作循环三次,便实现了对人体背部按摩;B、通过对气垫(13)充气,再通过对F气囊(6)、G气囊(7)同时充气8秒钟、然后同时放气10秒钟,步骤⑧的B操作循环三次,便实现了对人体臀部按摩;C、通过对气垫(13)充气,再通过对C气囊(3)充气10秒钟、然后放气12秒钟,步骤⑧的C操作循环三次,便实现了对人体膝关节按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煤山,未经冯煤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4341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材车间用运输轨道
- 下一篇:高温锁气溢流输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