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式可调超声振动珩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41621.8 | 申请日: | 2016-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02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祝锡晶;张小强;崔学良;成全;赵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33/00 | 分类号: | B24B33/00;B24B33/10;B24B1/04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005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超声振动珩磨装置,具体为立式可调超声振动珩磨装置。解决现有技术结构复杂、传递效率低、加工尺寸单一且油石不易更换的问题。包括浮动机构、集流环和珩磨头体;所述的珩磨头体包括阶梯状套筒,套筒内有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超声换能器、圆锥台状的变幅杆、弯曲振动圆盘、挠性杆;弯曲振动圆盘的下端面设有径向槽,每个径向槽放置其下端外侧固定有油石条的挠性杆,内侧均布有固定脚爪的外固定环、外侧均布有固定脚爪的内固定环,通过固定脚爪,被固定于弯曲振动圆盘的下端面上而夹持住全部挠性杆;通过更换不同直径的内固定环、外固定环来调节挠性杆在径向槽内的位置,以满足不同的加工尺寸。该装置适用于精密和超精密加工。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可调 超声 振动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立式可调超声振动珩磨装置,包括浮动机构(1)、集流环(5)和珩磨头体;所述的珩磨头体包括阶梯状套筒,套筒内有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超声换能器(3)、圆锥台状的变幅杆(6);超声换能器(3)上设置有轴向通孔并在该轴向通孔内插置有中心顶杆(4),中心顶杆(4)的下端插入变幅杆(6)上端面上所开的盲孔中;变幅杆(6)的节圆位置设置有与变幅杆一体结构的节面圆盘,节面圆盘的外缘向上设置有变幅杆节圆支撑套(12),变幅杆节圆支撑套(12)与套筒内壁之间设置有滑动轴承(11),节面圆盘下端面与套筒的阶梯面之间还设有恢复弹簧(13);所述的浮动机构(1)设置于套筒顶部,中心顶杆(4)的上端与浮动机构(1)连接;集流环(5)通过轴承环套于套筒上,套筒上环套有导电环,集流环(5)上的刷杆与导电环接触,超声换能器(3)的输入线端穿过套筒与导电环连接;其特征在于,变幅杆(6)的下端连接有弯曲振动圆盘(8),弯曲振动圆盘(8)的下端面设有呈均匀放射状分布的径向槽(15),弯曲振动圆盘(8)的下端面、相邻径向槽间开有螺纹孔(17),每个径向槽(15)放置与弯曲振动圆盘(8)垂直的且其下端外侧固定有油石条(10)的挠性杆(9),外固定环(18)内侧均布有开有孔的固定脚爪,内固定环(14)外侧均布有开有孔的固定脚爪,外固定环(18)和内固定环(14)通过各自的开有孔的固定脚爪,用螺栓固定于弯曲振动圆盘(8)的下端面上的螺纹孔(17)内而夹持住全部挠性杆(9);通过更换不同直径的内固定环(14)、外固定环(18)来调节挠性杆(9)在径向槽(15)内的位置,以满足不同的加工尺寸。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4162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抛光头调平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钢板表面抛光处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