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地下热虹吸自循环开采干热岩地热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231058.6 | 申请日: | 2016-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63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8-17 |
发明(设计)人: | 张亮;崔国栋;任韶然;许素丹;杨若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E21B43/26;F24J3/08;F03B13/00;F03G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地热开发领域,提供了一种利用地下热虹吸自循环开采干热岩地热方法。该方法通过在地下构建携热介质循环流动通道,充分利用不同温差下携热介质密度差导致的热虹吸现象,从而实现携热介质在地下通道中的自循环流动。该循环流动通道可通过在注采井不同深度钻取两条水平井眼实现,也可通过注采井井底压裂裂缝和上部水平井眼实现。循环流动的携热介质在流动中带动涡轮发电机转动发电,从而将干热岩地热能以电能的形式开采出来。该方法充分利用携热流体热虹吸现象,实现了地下自循环流动,不需要外界提供额外动力,适用于储层温度高、地面环境恶劣的干热岩储层地热开发。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地下 虹吸 循环 开采 干热岩 地热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地下热虹吸自循环开采干热岩地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地工艺步骤为:(1)经地质勘查,合理选择一处中高温干热岩储层;(2)在干热岩储层钻两口垂直井,两井相距500~1000m;(3)对两口井同时进行大型水力压裂,建造人工热储,且两井井底连通;(4)注入低温携热介质,验证注采井间连通性以及人工热储的高效渗流性;(5)在干热岩储层以上的生产井筒中某深度处进行开窗侧钻,钻取水平井眼,并采用地质导向钻具,实现水平井眼与注入井井筒的准确对接;(6)扩大水平井眼以下至干热岩储层的生产井井眼半径,并将串联的涡轮发电机下入井眼扩宽处;(7)由注入井井口向干热岩储层中注入携热介质,携热介质在热虹吸作用下,自动形成注入井‑干热岩储层‑生产井‑水平井眼的循环流动,带动涡轮发电机产生电能;(8)停止注入井中携热介质的注入,实现携热介质在地下进行热虹吸自循环流动发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31058.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田注水装置
- 下一篇:油气井立体深层复合防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