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掺铒的镧钛系近红外荧光玻璃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30469.3 | 申请日: | 2016-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841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余建定;汪超越;刘岩;李勤;王伟;张明辉;谷彦静;郑效杰;段蛟;李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3C3/12 | 分类号: | C03C3/12;C03C4/12;C03B5/16;C03B5/235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郑优丽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掺铒的镧钛系近红外荧光玻璃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掺铒的镧钛系近红外荧光玻璃的化学组成为(1‑α‑β)La2O3•αTiO2•βEr2O3,其中80%<α≤85%,0<β≤2.1%,α+β<1。本发明制备的新型荧光材料在材料在波长1400~1650 nm的范围内,所发射的红外光强度高,半峰宽(FWHM)宽度大,可超过100 nm,Er2O3最大掺杂浓度高,达到2.1%,有望在光纤放大器中得到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镧钛系近 红外 荧光 玻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掺铒的镧钛系近红外荧光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掺铒的镧钛系近红外荧光玻璃的化学组成为(1‑α‑β) La2O3 •αTiO2 •βEr2O3,其中80%<α≤85%,0<β≤2.1%,α+β<1,其中α、β均为摩尔百分含量;所述掺铒的镧钛系近红外荧光玻璃在波长970~980 nm红外光激发下,可发射波长为1400~1650 nm的荧光,在1.5μm处半峰宽大于80 n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30469.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防眩玻璃及其制备工艺
- 下一篇:光纤拉丝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