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碳纳米管遮光罩的星敏感器的杂光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206650.0 | 申请日: | 2016-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8906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梁士通;郝云彩;余成武;梅志武;钟俊;隋杰;张瀚文;张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C25/00 | 分类号: | G01C2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陈鹏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碳纳米管遮光罩的星敏感器的杂光测试方法,包括:步骤一、安装测试系统;步骤二、记录待测星敏感器(9)光轴与杂散光阑(5)入射光束垂直时待测星敏感器(9)探测器的杂光图像IMG90;步骤三、改变待测星敏感器(9)和杂散光阑(5)入射光束间的夹角,测试不同角度θi对应的待测星敏感器(9)探测器上的杂光图像IMGNi;步骤四、将IMGNi与IMG90相减,得到不同角度θi对应的图像数据IMGi;步骤六、计算图像数据IMGi的图像灰度数据平均值DN;步骤七、计算杂光照度Eccd(i):步骤八、计算获得点源透射比PST曲线。本发明解决了高吸收率碳纳米管涂层的杂光抑制能力测试问题,测试准确度高,适用于各类型光学系统的杂光抑制能力测试,通用性强。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纳米 遮光 敏感 测试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碳纳米管遮光罩的星敏感器的杂光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步骤一、安装测试系统;测试系统包括:太阳模拟器(1)、暗室杂光入口(3)、暗室(4)、杂散光阑(5)、反光板(6)、转台(8)、待测星敏感器(9)、第一消光锥(10)、暗室杂光出口(11)、第二消光锥(13);安装过程如下:a、将太阳模拟器(1)安装在暗室(4)外部,太阳模拟器(1)的入射光束通过暗室杂光入口(3)进入暗室(4)内部;将暗室杂光入口(3)设置在暗室(4)壁面上;b、将杂散光阑(5)安装在暗室杂光入口(3)的前方,太阳模拟器(1)的光束经杂散光阑(5)后进入待测星敏感器(9);c、将待测星敏感器(9)安装于转台(8)上,使得待测星敏感器(9)的遮光罩入口中心位于杂散光阑(5)的入射光束中心;d、将转台(8)从俯视角度顺时针旋转90°后,将消光锥(10)安装在待测星敏感器(9)正前方,第一消光锥(10)与转台(8)同步旋转,将反光板(6)安装在待测星敏感器(9)正后方,待测星敏感器(9)和转台(8)外表面使用黑色消光绒布包覆;e、在暗室(4)壁面上、暗室杂光入口(3)对面相同高度处设置暗室杂光出口(11),将第二消光锥(13)安装在暗室(4)外部,使得太阳模拟器(1)的出射光束进入第二消光锥(13);步骤二、记录待测星敏感器(9)光轴与杂散光阑(5)入射光束垂直时待测星敏感器(9)探测器上的杂光图像IMG90;步骤三、改变待测星敏感器(9)和杂散光阑(5)入射光束间的夹角,测试不同角度θi对应的待测星敏感器(9)探测器上的杂光图像IMGNi;其中,i为正整数;θi的范围为20°~90°;步骤四、将不同角度θi对应的待测星敏感器(9)探测器上的杂光图像IMGNi与IMG90相减,得到不同角度θi对应的图像数据IMGi;步骤五、计算不同角度θi对应的图像数据IMGi的图像灰度数据平均值DNi;步骤六、计算不同角度θi对应的待测星敏感器(9)探测器上的杂光照度Eccd(i):
其中,h为普朗克常数,c为光速,RH为待测星敏感器(9)探测器的电子电压转换系数,s为待测星敏感器(9)探测器单像元面积,t为曝光时间,λ为杂散光阑(5)入射光束的波长,QE为待测星敏感器(9)探测器量子效率;步骤七、计算获得待测星敏感器(9)的点源透射比PST曲线:
其中,Esun为太阳模拟器(1)的出射光照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未经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20665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