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用途垃圾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95269.9 | 申请日: | 2016-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651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曹玉龙;晏淑梅;王秋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玉龙 |
主分类号: | B02C21/02 | 分类号: | B02C21/02;B09B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3 | 代理人: | 徐丰 |
地址: | 063000 河北省唐山***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多用途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底板(1)、框体装置(2)、气缸装置(3)、挡板装置(4)、支撑板(5)、第一处理装置(6)、第二处理装置(7)、收集装置(8)及滚轮装置(9),底板(1)上设有弯曲杆(11)、第一弹簧(12)、支撑框(13)、滚轮(14)及第二弹簧(15),框体装置(2)包括第一框体(21)、集中块(22)、第二框体(23)、弯曲板(24)及刷毛(25),气缸装置(3)包括第一气缸(31)、第一推动杆(32)、第一横杆(33),挡板装置(4)包括第二竖杆(41)、第三弹簧(42)和挡板(43),本发明能将垃圾分为固体垃圾及液体垃圾,然后进行分类处理。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用途 垃圾处理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多用途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底板(1)、位于所述底板(1)上方的框体装置(2)、位于所述框体装置(2)下方的气缸装置(3)、挡板装置(4)、位于所述挡板装置(4)下方的支撑板(5)、位于所述支撑板(5)下方的第一处理装置(6)、位于所述第一处理装置(6)右侧的第二处理装置(7)、位于所述第二处理装置(7)上方的收集装置(8)及位于所述收集装置(8)上方的滚轮装置(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设有位于其下方的弯曲杆(11)、设置于所述弯曲杆(11)上的第一弹簧(12)、位于所述弯曲杆(11)下方的支撑框(13)、收容于所述支撑框(13)内的滚轮(14)及位于所述支撑框(13)上方的第二弹簧(15),所述框体装置(2)包括第一框体(21)、收容于所述第一框体(21)内的集中块(22)、位于所述第一框体(21)下方的第二框体(23)、收容于所述第二框体(23)内的弯曲板(24)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框体(21)内的刷毛(25),所述气缸装置(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框体装置(2)下方的左右两侧,所述气缸装置(3)包括第一气缸(31)、位于所述第一气缸(31)上方的第一推动杆(32)、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32)上方的第一横杆(33)、位于所述第一横杆(33)上方的第一竖杆(34)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气缸(31)上的第二横杆(35);所述挡板装置(4)包括第二竖杆(41)、位于所述第二竖杆(41)右侧的第三弹簧(42)、位于所述第三弹簧(42)右侧的挡板(43)、位于所述挡板(43)下方的握持架(44)、设置于所述挡板(43)上的第一磁铁(45)、位于所述第一磁铁(45)上方的第二磁铁(46)、设置于所述挡板(43)内的第一密封块(47)及位于所述第一密封块(47)上方的第二密封块(48);所述支撑板(5)呈长方体,所述支撑板(5)水平放置,所述支撑板(5)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二通孔(51)、位于其上方的收集环(52)、位于其下方的支撑杆(53)、位于所述支撑杆(53)右侧的第三横杆(54)、位于所述第三横杆(54)右侧的第一定位杆(55);所述第一处理装置(6)包括电机(61)、设置于所述电机(61)上的输出轴(62)、设置于所述输出轴(62)上的拉线(63)、位于所述拉线(63)右侧的第一箱体(65)、位于所述第一箱体(65)左侧的第四弹簧(64)、收容于所述第一箱体(65)内的散热框(66)、收容于所述散热框(66)内的加热棒(67)、位于所述散热框(66)上方的第一过滤网(68)、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68)上方的第二过滤网(69)、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网(69)左右两侧的第一连接杆(60);所述第二处理装置(7)包括第一支架(71)、位于所述第一支架(71)上方的第二气缸(72)、位于所述第二气缸(72)左侧的第二推动杆(73)、设置于所述第二推动杆(73)上的顶靠轮(74)、位于所述第二推动杆(73)下方的第二箱体(75)、位于所述第二箱体(75)左侧的顶靠杆(76)、位于所述顶靠杆(76)上方的第二定位杆(77);所述收集装置(8)包括第三气缸(81)、位于所述第三气缸(81)左侧的第三定位杆(82)、位于所述第三定位杆(82)左侧的第二连接杆(83)、位于所述第三气缸(81)左侧的第三推动杆(84)、位于所述第三推动杆(84)左侧的收集板(85)、位于所述第三气缸(81)上方的第二支架(86)、位于所述第三气缸(81)下方的第四定位杆(87)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86)上的第三连接杆(8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玉龙,未经曹玉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9526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