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φ280mm的37Mn圆管坯铸坯质量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69866.4 | 申请日: | 2016-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956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天明;李红光;郭华;李扬洲;陈亮;郭奠荣;杨文中;李志强;冯远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28 | 分类号: | C21C5/28;C21C7/00;B22D11/18;C21C7/10;B22D11/16;B22D11/115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许泽伟 |
地址: | 610306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市青白江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的是冶金领域的一种生产断面尺寸为φ280mm的37Mn圆管钢铸坯质量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转炉冶炼、LF炉精炼钢水、RH真空处理以及连铸钢水等步骤,首先,在钢水冶炼阶段按照合理的参数控制,提高了钢水的纯净度,并通过对钢液进行微钛处理,改善了其高温塑性,降低了钢种裂纹敏感性,随后在钢水浇注的过程中,采用结晶器电磁搅拌与凝固末端电磁搅拌相结合的方式,使得钢液成分和温度均匀化,坯壳均匀生长,铸坯凝固组织得到有效改善,疏松评级提高、等轴晶区域面积扩大、圆坯中心区域致密性得到有效提高,铸坯裂纹缺陷得到有效控制,表面无清理率得到提高改善,轧材质量控制良好且稳定。 | ||
搜索关键词: | 280 mm 37 mn 圆管 坯铸坯 质量 控制 方法 | ||
【主权项】:
1.φ280mm的37Mn圆管坯铸坯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Ⅰ、转炉冶炼:转炉终点碳按照质量百分比0.05%~0.15%进行控制,终点温度≥1670℃控制,红包出钢,钢包渣层厚度≤80mm,小平台按每吨钢1.45~2.0m的喂入量喂加铝线,进行脱氧处理,小平台目标成分按质量百分比:[C]0.30%~0.35%、[Si]0.18%~0.25%、[Mn]1.20%~1.40%、[P]≤0.015%控制,脱氧合金化结束后进行至少6min的软吹氩处理;Ⅱ、LF炉精炼钢水:将步骤Ⅰ中得到的钢水进行LF炉精炼,精炼全程吹氩搅拌,精炼末期加入钛合金料,加入量按钢液重量的0.020%~0.035%进行配加,之后进行200~500m的喂入量喂加硅钙线进行钙处理,其中中包第一炉次按上限喂加,精炼结束后继续吹氩搅拌至少6min,出站温度按1585~1615℃控制;Ⅲ、RH真空处理:钢水到站后进行软吹氩均匀化处理,氩气流量控制为:1200~1400NL/min,处理时真空度≤3mbar,处理时间≥13min,成分微调合金化处理后均匀化时间≥5min,真空出站目标Alt质量百分比控制在0.035%~0.045%,出站温度按1550~1575℃进行控制;Ⅳ、连铸钢水:连铸环节采用结晶器电磁搅拌与凝固末端电磁搅拌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结晶器电磁搅拌的参数为:搅拌电流100~200A,2~4Hz;凝固末端电磁搅拌参数为:搅拌电流50~100A,频率4.0~7.0Hz;在步骤Ⅳ中进行钢液浇注的时候还需要控制以下参数:过热度控制在25~40℃,拉速控制在0.80~1.00m/min,结晶器冷却控制在2400~2500L/min,二冷比水量控制在0.23~0.32/kg钢。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先进金属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69866.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圈辊远移传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垂直轴枢接旋转系统的磁悬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