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萘啶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65043.4 | 申请日: | 2016-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63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朱宝泉;杨丽鸳;林军;胡海峰;周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C07D471/04 | 分类号: | C07D471/04;A61K31/4375;A61P31/14;C12P17/18;C12R1/84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王卫彬 |
地址: | 20004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萘啶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萘啶酮类化合物1,2‑二甲基‑5‑(三氮环杂丙烷)‑2,3‑二氢‑2,7‑萘啶‑4(1H)‑酮对丙型肝炎病毒NS3/4A蛋白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该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有材料来源方便、制备周期短、绿色环保和工艺简单的优势。 |
||
搜索关键词: | 酮类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如式I所示的萘啶酮类化合物1,2‑二甲基‑5‑(三氮杂环丙烷)‑2,3‑二氢‑2,7‑萘啶‑4(1H)‑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未经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6504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