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合微效显性基因选育矮秆籼稻核不育系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49564.0 | 申请日: | 2016-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41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9-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正;吴爽;江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合微效显性基因选育矮秆籼稻核不育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材料选用——杂交——采取多种手段筛选——测定,得到聚合微效显性基因的水稻显性矮秆籼型温敏核不育系。本发明利用水稻微效显性矮秆基因,通过杂交聚合到优良的温(光)敏核不育系中,育成显性矮秆籼型温敏核不育系,为培育矮秆或半矮秆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奠定基础,可显著增强水稻抗倒性,为选育亚种间杂交品种增加了可能,为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转换耕作模式提供了物质条件。率先将微效显性矮秆基因与温敏核不育基因聚合于一体,从而创建了一个可以随机配组选育矮秆杂交水稻品种的系统,解决生产上常常发生的倒伏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合 显性 基因 选育 籼稻 不育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聚合微效显性基因选育矮秆籼稻核不育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来源于农垦58S的水稻籼型温敏核不育系与来源于安农S 的水稻籼型温敏核不育系杂交,获得F2代种子;(2)种植F2代群体1800‑2200株,从中筛选株高矮于65cm的温敏核不育株;(3)建立筛选圃,在23.0—23.5℃的低温环境压力下,通过花粉镜检和不育性观察,选不育起点温度低的株高矮于65cm的矮秆单株自交,自交直至性状稳定不分离,使控制低起点温度的不育基因与微效显性矮秆基因重组聚合;(4)经过不育性鉴定,育成显性矮秆基因与温敏核不育基因集于一体的显性矮秆籼型温敏核不育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未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4956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