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试芦苇对虉草化感效应水环境响应特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28278.6 | 申请日: | 2016-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846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付为国;王凡坤;滕博群;赵云;王雨轩;尹淇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G01N21/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试芦苇对虉草化感效应水环境响应特性的方法,属于植物生理生态学和环境科学领域。通过测定不同水分梯度环境下芦苇‑虉草共存群落中化感供体芦苇根际土壤中酚酸类化感物质总量,以及化感受体虉草的株高、鲜重、抗氧化酶系统和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等生长生理指标,分析土壤含水量、芦苇根际土壤总酚酸量和虉草生长生理指标间的相关关系,以及芦苇根际土壤总酚酸量和虉草生长生理指标随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动态响应,继而选择具有代表性指标,构建各指标随土壤含水量下降而升/降变化的拟合方程。该技术方法的应用不仅可丰富不同物种间的竞争共存理论,而且也可为人工湿地虉草‑芦苇共存群落的稳定维护提供指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试 芦苇 虉草化感 效应 水环境 响应 特性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测试芦苇对虉草化感效应水环境响应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1)样地选择于滨江湿地选择基底平缓抬升的虉草芦苇共存区域,由滩至岸方向自下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一样地,面积1m2,累计设置样地4‑5个,于是便构成了具有一定土壤水分梯度的各类样地,从而便于本技术方法的实施;理想的样地间距应该是在确保其他环境因子差异最小化的前提下,力争扩大样地间的水分梯度范围;(2)指标选择和测定化感受体虉草生长生理指标为光合气体交换参数:株高、地上部分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抗氧化酶及丙二醛(MDA)含量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其中,叶绿素含量的测定采用丙酮法,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测定,抗氧化酶的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分别采用氮蓝四唑(NBT)法、紫外吸收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而丙二醛 (MDA) 含量则采用愈创木酚法测定;化感供体芦苇根际土壤总酚酸含量测定采用磷钼酸‑磷钨酸盐比色法测定;样地土壤含水量根据称重法测其相对含水量;以上测试时间为于4月底5月初虉草处于生长中后期,而芦苇处于生长旺盛期进行,此时二者的生态位重叠最高,竞争也最为强烈;(3)化感效应水环境响应分析分析土壤含水量、芦苇根际土壤总酚酸量和虉草生长生理指标间的相关关系;分析芦苇根际土壤总酚酸量和虉草生长生理指标随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动态响应,构建具有代表性指标随土壤含水量下降而升/降变化的拟合方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28278.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酒驾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植物衰退等级的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