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秸秆为主培基料的阿魏菇栽培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610121822.4 | 申请日: | 2016-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94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祁志平;陈留芬;蒋玲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三新园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以秸秆为主培基料的阿魏菇栽培技术,它涉及农业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它按质量百分比秸秆70%、棉籽壳15%的配比收集原料,将原料堆置发酵,建立发酵堆,再加入辅料制成培养基料,将制成的培养基料装袋后,搬入灭菌炉进行灭菌,灭菌完成后进行菌包接种、发菌管理、出菇管理,最后采收。它充分利用农林废弃资源秸秆,使其变废为宝,结合阿魏菇传统栽培原料棉籽壳,以最优配比配成培养基料,降低了食用菌阿魏菇栽培培养基料的成本,提高了阿魏菇的生产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秸秆 为主 培基料 阿魏 栽培技术 | ||
【主权项】:
以秸秆为主培基料的阿魏菇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以下步骤:(1.)按质量百分比稻草秸秆70%、棉籽壳15%的配比收集原料;(2.)将上述配比原料堆置发酵,建立发酵堆;原料按质量百分比称好,混合2%的石灰粉浇透水混合均匀,堆成高为1‑1.2m、上底为1m、下底为1.5‑2m的梯形堆,用直径为5cm左右的木棒打通气孔,孔距为40cm,深至堆底,然后上盖薄膜,堆底边留0.2m,盖上草帘透气,堆温达60~70℃左右,维持24小时,进行翻堆,继续发酵3天后,中途翻堆3次;(3.)加入辅料制成培养基料;堆置的发酵料见料上长满白色放线菌,有香味时,再将麸皮(先浸水20分钟后晾干)、玉米芯、石膏干拌均匀后拌入发酵料中,用1%石灰水调节pH值达到8~9时,含水量为60%,制成培养基料;(4.)培养基料制成后进行装袋;装袋袋形为17×40×0.045cm的低压聚乙烯塑料折角袋,每袋装料高度为16cm,每袋装干料0.5kg,用塑料绳扎口;(5.)装好袋的料需搬入灭菌炉进行灭菌;采用常压灭菌,先排尽冷空气后,料温达到100℃时记时,并保持100℃达14~16小时后,再闷6~8小时,冷却;(6.)灭菌好后的菌包接种;把冷却好的料袋搬入接种箱无菌接种,接种箱要用气雾消毒盒熏蒸灭菌30分钟,所接种子为阿魏菇2号(由江苏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提供);(7.)接种后进行发菌管理;接种后置于20‑26℃培养室避光培养,相对湿度维持在60‑70%之间,并保持空气新鲜、氧气充足;当菌丝发到袋底后,菌袋松软,菌丝稀疏,还没有达到生理成熟,不能立即出菇,要经过后熟的培养期;将菌袋移入栽培室,此时菌袋温度保持在2‑24℃,湿度为70%左右,通风良好的环境中继续培养30‑40天,培养到菌丝浓密洁白、菌袋表面及四周出现淡黄色菌皮时,之后进入催菇期管理;菌包进入催菇期管理期间,白天菇房温度控制在15‑18℃,昼夜温差在10℃以上,保持一定散射光照,每天向地面和空中喷水3‑4次,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95%,并做好通风工作,催菇大约15天左右;(8.)发菌成熟后进入出菇管理;发菌成熟的料袋,袋口料面菌丝就开始分化形成原基,当原基长到米粒大小的白色菇蕾,此时进入出菇期,大棚温度控制在8‑20℃,空气湿度保持在90%左右,并保持空气新鲜;当菇蕾长到蚕豆粒大小时,松开袋口并疏蕾,袋口保留1~2个健壮的菇蕾,使其形成优质的子实体;当菇蕾长到乒乓球大小时,将袋口完全打开,温度保持在18℃左右,加强通风,增强光照;(9.)当阿魏菇菌盖充分展开,子实体长到八成熟时采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三新园艺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三新园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21822.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附花盆
- 下一篇:一种富硒绿茶的高产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