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轻强梁弱柱震害的混凝土楼板优化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101925.4 | 申请日: | 2016-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7149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郭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猛 |
主分类号: | E04B5/43 | 分类号: | E04B5/4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3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轻强梁弱柱震害的混凝土楼板优化设计方法,主要步骤包括:按常规设计方法计算楼板厚度,计算框架梁反弯点所在位置,确定薄板区范围、薄板区板厚及腋板区范围,计算薄板区范围内混凝土用量差并向腋板区分配,形成变截面楼板,进行变截面楼板配筋设计及薄板区配筋设计,完成减轻强梁弱柱震害的混凝土楼板优化设计。本发明的设计方法降低了框架梁负弯矩区相邻楼板的截面高度及配筋量,减少了楼板钢筋参与框架梁负弯矩受力程度,有效减轻或基本避免了因楼板加强作用而导致的强梁弱柱震害现象,实现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减轻 强梁 弱柱震害 混凝土 楼板 优化 设计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减轻强梁弱柱震害的混凝土楼板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楼板跨度、材料强度、荷载情况参数,按常规设计方法初步确定楼板厚度h0;步骤2,根据框架梁端部负弯矩折减系数、跨度参数,绘制梁弯矩曲线,计算一个方向框架梁的反弯点位置x1、x2,计算另一个方向框架梁的反弯点位置y1、y2;步骤3,根据相邻框架梁反弯点位置,确定薄板区(3)的范围,薄板区(3)位于楼板四角位置,按单向板或双向板计算薄板区(3)的厚度h1,并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于现浇混凝土单向板或双向板的最小厚度要求;步骤4,确定腋板区(1)向板内的延伸长度,腋板区(1)由支座延伸至相邻框架梁反弯点位置;步骤5,根据步骤3确定的薄板区范围及厚度h1,计算薄板区混凝土用量;根据步骤1确定的楼板厚度h0及薄板区范围,计算两种参数下混凝土用量差w;步骤6,计算
,将该混凝土用量差w向腋板区(1)分配,长跨框架梁相连腋板区混凝土分配量与短跨框架梁相连腋板区混凝土分配量比值为
,腋板区(1)截面高度在支座位置较高,按坡形或阶梯形减小楼板截面高度至平板区(2),形成变截面楼板;步骤7,采用有限元分析程序计算腋板区(1)、平板区(2)所组成的变截面楼板各部位的内力,根据内力计算结果进行楼板截面校核及配筋设计;步骤8,根据薄板区(3)的厚度h1、平面尺寸x1、y1及荷载、混凝土强度参数,计算薄板区(3)配筋,所述薄板区(3)与腋板区(1)交界的边界按固结边界考虑,该边界配筋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构造配筋要求,所述薄板区(3)与框架梁交界的边界按铰接边界考虑,并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板配筋的构造要求;步骤9,腋板区(1)底面的坡形区域或阶梯形区域增配构造钢筋,完成混凝土楼板优化设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猛,未经郭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10192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朝上喷的多喷头静电纺丝机
- 下一篇:U型玻璃建筑外幕墙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