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分流制管网的区域分片雨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85967.3 | 申请日: | 2016-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255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李习洪;周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10;E03F5/1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城市雨水处理系统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基于分流制管网的区域分片雨水处理系统。包括多个按面积划分的片区和与污水处理厂连通的污水总管;所述的每个片区内设置有污水支管、雨水支管和至少一个的雨水处理设施;所述的雨水处理设施与雨水支管的排放端连通,雨水处理设施的排放端与自然水体连通;所述的污水支管的排放端与污水总管连通。本发明结构简单,将城市水处理系统划分独立的片区,通过在片区设置独立的雨水处理设施解决了现有技术初期雨水远距离输送过程中的延迟问题,既减轻了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压力又避免了初期雨水污染自然水,对雨水的排放处理更为合理高效,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分流 管网 区域 分片 雨水 处理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分流制管网的区域分片雨水处理系统,所述区域内包括有污水总管(21)、雨水支管(20)和污水支管(19);所述污水支管(19)的排放端与污水总管(21)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按网格状划分为多个片区(18),每个片区(18)的面积为0.2~4平方公里;所述的每个片区(18)内设置有雨水支管(20)、污水支管(19)和至少一个的雨水处理设施;所述的雨水处理设施设置有进口端、净水出口端和污水出口端,雨水处理设施的进口端与该片区(18)内与之对应的雨水支管(20)的排放端连通,雨水处理设施的净水出口端与自然水体(1)连通,雨水处理设施的污水出口端与污水总管(21)或是与设置于该片区(18)内与之对应的初雨处理装置连通;所述的雨水处理设施包括多功能雨水处理装置;所述多功能雨水处理装置包括缓冲池(2)以及设置于缓冲池(2)旁的与其连通的初雨调蓄池(4)和紧急泄洪通道(6);所述初雨调蓄池(4)与所述缓冲池(2)共用的侧壁墙体上设置有初雨调蓄池进水口(7),所述初雨调蓄池(4)的排放端包括与自然水体(1)连通的净水出口端和与初雨处理装置连通的污水出口端;所述紧急泄洪通道(6)与所述缓冲池(2)共用的侧壁墙体上设置有紧急泄洪通道进水口(10);所述初雨调蓄池进水口(7)的进水口最低水位线(E)与缓冲池(2)池底相平齐;所述初雨调蓄池进水口(7)和所述紧急泄洪通道进水口(10)上均设置有堰门或者水力闸门;所述的缓冲池(2)旁设置有与其连通的在线处理调蓄池(5);所述在线处理调蓄池(5)与所述缓冲池(2)共用的侧壁墙体上设置有在线处理调蓄池进水口(9),在线处理调蓄池(5)出口端包括净水出口端和污水出口端,净水出口端与自然水体(1)连通,污水出口端与初雨处理装置连通;所述在线处理调蓄池进水口(9)的进水口最低水位线(A)大于或等于所述初雨调蓄池进水口(7)的进水口最高水位线(B);所述在线处理调蓄池进水口(9)的进水口最高水位线(C)小于或等于所述紧急泄洪通道进水口(10)的进水口最低水位线(D)。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8596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工业化生产的装配式中式仿古木建筑
- 下一篇:一种家用式废水循环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