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定鱼饲料中姜黄素含量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610035254.6 | 申请日: | 2016-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75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涛;艾晓辉;杨红;董靖;胥宁;杨移斌;杨秋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12;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秦岭细鳞鲑苗种的培育方法,其步骤是:A、人工孵化;B、鱼苗开口投喂;C、移出孵化槽培育;合理密度的放养;D、分池驯养:选择适口饵料、驯食控制,同时进行科学的日常管理和疾病预防。根据秦岭细鳞鲑生物学特性,从水温、光照、溶氧等方面进行全人工调控,并采用摄食调节、标准化管理使鱼苗体格健壮、匀称,饵料利用率高、环境耐受性强,抗病能力强等优点,大幅提高了秦岭细鳞鲑受精卵孵化率、子代鱼的生长率和成活率;子代鱼体健壮、匀称,具有较强的环境耐受性和抗病力,并大幅地降低了畸形的发生。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实践应用性好,完全适用于苗种的规模化生产,从而用于秦岭细鳞鲑物种资源保护及其自然种群恢复。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定 鱼饲料 姜黄 含量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秦岭细鳞鲑苗种的培育方法,其步骤是:人工孵化:a)到繁殖季节的3月28~31日至4月13~17日,对培育的野生秦岭细鳞鲑进行人工催产,将受精卵倒入避光的孵化槽中孵化,水温调控在10~12 ℃,水深为10~20 cm,溶氧高于8 mg/L,水流以鱼卵不粘黏为度,pH为7.8~8.4;b)每日剔除死亡卵,并抖动孵化槽,使受精卵均匀地铺在槽底,每日早晚在进水口倒入Nacl含量≥90 %的粗盐2~3 kg;鱼苗开口投喂:a)鱼苗开口后第二天开始全池泼洒高稳VC,每隔7~10天泼洒一次,泼洒量为1~2 g/m3;b)80~90 %鱼苗口裂出现4~5天、鱼苗体色加深,同时卵黄囊吸收体积比例占初始体积的1/3~2/3进行开口投喂,开口饵料使用经营养强化的卤虫无节幼体,投喂密度为8~10个/ml,每隔5~10 min投喂一次,连续投喂3~5次,间隔2 h投喂一次,每日投喂8次,不超过10次; 3)移出孵化槽培育:a)90 %鱼苗出现冲游行为,50~60 %鱼苗巡游模式建立后,全部移出孵化设备,转至鱼盆或网箱进行培育,放苗前对鱼盆或网箱进行清洗消毒,鱼苗放养量为5000~7000尾/m3,水流量0.01~0.05 m3/s,水温<16 ℃,水深为30~35 cm,溶氧高于6 mg/L,pH为7.8~8.4;鱼苗卵黄囊消失1/3~2/3开始增加自然光照,光照强度≤10 lx的完全遮蔽逐渐过渡到光照强度100~200 lx、透光面积50 %的半遮蔽;b)每隔3~5天后连续3天,每日早晚在进水口倒入粗盐3~5 kg;每隔5~7天进行聚维酮碘溶液水体消毒,不停水,在进水口进行泼洒,使用浓度为3~5 ml/m3,连续使用3天,阴雨天停用;d) 每日早晚清理鱼盆或网箱,挑出畸形和死亡鱼苗,清理鱼盆底部鱼类粪便及杂物;发现异常进行鱼苗体检,记录数据;e) 鱼苗长至1.5~2 cm,使用经营养强化卤虫无节幼体和水蚯蚓剁碎至≤ 1 mm混合物进行投喂,在进水口位置进行投喂,每隔2 h/次,每日投喂8次,投喂量以15~20 min吃完,再进行下次投喂;4) 分池驯养:a)鱼苗体长达到3 cm时,每隔20~30天对鱼苗进行分池,将鱼苗体长相差小于2 cm的分在一起,挑出规格差别的个体,水温≤16 ℃,水深为30~35 cm,溶氧高于6 mg/L,pH为7.8~8.4,光照强度100~200 lx、透光面积50 %的半遮蔽逐渐过渡到光照强度200~400 lx、透光面积70 %的部分遮蔽;每隔3~5天后连续3天,每日早晚在进水口倒入粗盐3~5 kg;每隔5~7天进行聚维酮碘溶液水体消毒,不停水,在进水口进行泼洒,使用浓度为3~5 ml/m3,连续使用3天,阴雨天停用;每日早晚清理鱼盆或网箱,挑出畸形和死亡鱼苗,清理鱼盆底部鱼类粪便及杂物;发现异常进行鱼苗体检,记录数据,每次投饵前清除残留饵料;鱼盆或网箱不再避光,设置遮光板用于鱼苗匿藏,光照强度为200~400 lx,水蚯蚓经1~2 mg/L乳酸恩诺沙星水溶液浸泡18~22 min后,用消毒的棉纱网包裹悬挂在水体表面供鱼苗逐食;b) 培育鱼苗体长达到3 cm时,使用水蚯蚓和人工配合饲料进行投喂,水蚯蚓剁碎至≤1.5 cm投喂量为鱼苗体重的10 %,人工配合饲料投喂量为3~5 g/千尾·次,每隔2 h/次,每日投喂8次;c) 鱼苗体长达到5 cm时,水温<18 ℃,水深35~50 cm,溶氧高于6 mg/L, pH为7.8~8.4,采用人工光源增加光照时间,昼夜比例≤18 : 6,光照强度不大于800 lx,透光面积90 %,全部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每日投喂4~6次,每次投喂量以28~32 min吃完,每日早晚增加单次投喂量;所述的经营养强化卤虫无节幼体是将新孵化的卤虫无节幼体转移至培养槽中,密度为100~300个/ml,加入0.5~1 g/L螺旋藻粉强化0.5~1 h;所述的水蚯蚓用浓度为1~2 mg/L的乳酸恩诺沙星水溶液浸泡15~20 min后,用清水淘洗后再剁碎;所述的人工饲料为微粒子人工配合饲料:粗蛋白质≥50 %,粗脂肪≥8 %,粗纤维≤3 %,粗灰分≤17 %,微量元素≥3.5 %,钙≤3 %,赖氨酸≥3.5 %。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3525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道路下沉式绿化带的前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清洁罐式无负压供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