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互动的火险全方位立体化预警及自动灭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025923.1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89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生;李建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春生 |
主分类号: | G08B17/00 | 分类号: | G08B17/00;G08B25/00;A62C37/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0 | 代理人: | 王官明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台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智能互动的火险全方位立体化预警及自动灭火系统,包括报警监控中心、报警监控主机、报警监控子机、360°全景摄像头、明火探测器、有毒气体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配电箱电线电流及温度探测器和自动灭火装置,报警监控中心由计算机、大屏幕显示器、语音播放音响设备和网络交换机组成,计算机连接大屏幕显示器、语音播放音响设备、网络交换机和键盘鼠标,360°全景摄像头与网络交换机互相连接,计算机与报警监控主机互相连接,报警监控主机由CAN转RS232电路组成,各个探测单元与报警监控主机相连,报警监控主机连接自动灭火装置。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 互动 火险 全方位 立体化 预警 自动 灭火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智能互动的火险全方位立体化预警及自动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报警监控中心、报警监控主机、报警监控子机、360°全景摄像头、明火探测器、有毒气体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配电箱电线电流及温度探测器和自动灭火装置,所述报警监控中心(01)由计算机(1)、大屏幕显示器(3)、语音播放音响设备(2)和网络交换机(5)组成,所述的计算机(1)连接大屏幕显示器(3)、语音播放音响设备(2)、网络交换机(5)和键盘鼠标(4),360°全景摄像头(23)与网络交换机(5)互相连接,计算机(1)与报警监控主机(02)互相连接,所述报警监控主机(02)由CAN转RS232电路组成,明火探测器(24)、有毒气体探测器(25)、可燃气体探测器(26)和配电箱电线电流及温度探测器(27)与报警监控主机(02)相连,报警监控主机(02)连接自动灭火装置(28),所述报警监控子机(9)由微处理器(91)及CAN通信电路组成,报警监控子机(9)连接报警监控主机(02),360°全景摄像头(23)和报警监控中心(01)通过以太网与网络交换机(5)连接,报警监控主机(02)和各个探测单元的报警监控子机(9)通过CAN总线连接,报警监控中心(01)和报警监控主机(02)通过RS232转USB线(33)连接,报警监控主机(02)与现场自动灭火装置(28)通过CAN通信连接,通过360°全景摄像头(23)、明火探测器(24)、有毒气体探测器(25)、可燃气体探测器(26)、配电箱电线电流及温度探测器(27)单元检测现场的火险隐情,并通过以太网及CAN的数字通信技术,实时将现场明火及各类易引起火灾的火险隐患及现场全景视频传输到报警监控中心,大屏幕显示器实时切换到显示火险隐患对应的全景画面并给出报警标志,同时给出语音报警提示,实现各类火险隐患及其现场实时全景画面与报警监控中心的互动,使安防人员及时掌控现场,第一时间处理安全隐患,如有明火发生时,根据需要选择进行自动或手动灭火方式,会在第一时间将火源扑灭,避免酿成大祸,所述明火探测器(24)采用紫外探测器, 采用PinkEye385紫外明火探测仪,能对所有数明火中的紫外射线做出快速反应,该探测仪配置了高灵敏度的紫外传感器,能够在明火和爆炸点燃的瞬间就对紫外线放射做出反应,探测视角可达120度,轴线探测距离可达50米,探测方位可360度调节,所述有毒气体探测器(25)采用红外、催化、半导体、电化学、PID智能传感器探测,所述可燃气体探测器(26)采用红外、催化、半导体、电化学、PID智能传感器探测,所述配电箱电线电流及温度探测器(27)运用嵌入式工业硬件系统,通过对配电回路电线电流、电线温度涉险参数实时监测及报警,所述的自动灭火装置(28)由现场控制箱(81)、自动水炮、电子阀门组成,通过报警监控主机的报警信号控制,通过选择自动方式实现主动灭火。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春生,未经李春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0025923.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