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射器式制冷循环有效
申请号: | 201580045864.8 | 申请日: | 2015-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960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片冈博;仓田俊;高杉勇;西嶋春幸;长野阳平;横山佳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F25B1/00 | 分类号: | F25B1/00;B60H1/32;F04B4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肖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具有将气液分离装置一体地构成的喷射器组件(13)。将喷射器组件(13)的液相制冷剂流出口(31c)和蒸发器(14)的制冷剂流入口连接起来的入口配管(15d)的长度比将喷射器组件(13)的气相制冷剂流出口(31d)和压缩机(11)的吸入口连接起来的吸入配管(15c)的长度短。由此,抑制在入口配管(15d)中流通的液相制冷剂吸收发动机室内的热量,抑制蒸发器(14)所发挥的制冷能力的降低。 | ||
搜索关键词: | 喷射器 制冷 循环 | ||
【主权项】:
1.一种喷射器式制冷循环,其特征在于,具有:压缩机(11),该压缩机(11)压缩并排出制冷剂;散热器(12),该散热器(12)使从所述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散热;喷射器组件(13),该喷射器组件(13)具有主体部(30),该主体部(30)具有喷嘴部(13a)、制冷剂吸引口(31b)、升压部(13c)、气液分离部(30f)、液相制冷剂流出口(31c)以及气相制冷剂流出口(31d),其中,该喷嘴部(13a)使从所述散热器(12)流出的制冷剂减压,该制冷剂吸引口(31b)借助从所述喷嘴部(13a)喷射的高速度的喷射制冷剂的吸引作用而吸引制冷剂,该升压部(13c)使所述喷射制冷剂与从所述制冷剂吸引口(31b)被吸引的吸引制冷剂混合并升压,该气液分离部(30f)对从所述升压部(13c)流出的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该液相制冷剂流出口(31c)使由所述气液分离部(30f)分离出的液相制冷剂流出,该气相制冷剂流出口(31d)使由所述气液分离部(30f)分离出的气相制冷剂流出;蒸发器(14),该蒸发器(14)使由所述气液分离部(30f)分离出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入口配管(15d),该入口配管(15d)将所述液相制冷剂流出口(31c)和所述蒸发器(14)的制冷剂流入口连接起来;以及吸入配管(15c),该吸入配管(15c)将所述气相制冷剂流出口(31d)和所述压缩机(11)的吸入口连接起来,所述入口配管(15d)的长度比所述吸入配管(15c)的长度短,通过分隔板(50)来分隔配置有所述蒸发器(14)的室内空间和配置有所述散热器(12)的室外空间,所述喷射器组件(13)的一部分被配置于所述室内空间,所述喷射器组件(13)的另一部分被配置于所述室外空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80045864.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钢筋混凝土基部的太阳能跟踪器
- 下一篇:喷射器式制冷循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