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生物质热裂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87183.0 | 申请日: | 2015-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28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邹启清;殷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金秸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3/02 | 分类号: | C10B53/02;C10B5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7000 安徽省六***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生物质热裂解装置,属于生物质热化学转化技术领域,包括燃烧室和设在燃烧室内部的外筒,外筒的中央设有内筒,外筒的内部设有蛇形分布的螺旋换热管,螺旋换热管缠绕在内筒的外壁,外筒的内部底端设有布风板,燃烧室上方设有离心鼓风机。该生物质热裂解装置采用外筒和内筒间通入燃烧室内的高温热风,利用外筒壁和内筒壁直接加热生物质原料,生物质原料的热接触面积,缩短加热时间;利用螺旋换热管预先加热不凝可燃气,不凝可燃气和高温热风混合后形成的高温流化气再次加热生物质原料,加热效率提高,降低能源消耗;该装置的总高度比现有热裂解装置降低了40~50%,降低了生产成本。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生物 裂解 装置 | ||
【主权项】:
新型生物质热裂解装置,包括燃烧室(10)和设置在燃烧室(10)内部的外筒(20),燃烧室(10)的上方设置有排气管(21),排气管(21)与外筒(20)的顶部连通,燃烧室(10)的一侧设置有进料管(22)和排料管(23),进料管(22)与外筒(20)的侧壁连通,排料管(23)与外筒(20)的侧壁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20)的中央设置有内筒(30),内筒(30)的顶端伸出外筒(20)与燃烧室(10)的顶端固定连接,内筒(30)的底端伸出外筒(20)与燃烧室(10)的底端固定连接,内筒(30)的顶端设置有多个第一通风口(31),内筒(30)的顶端与燃烧室(10)的顶端之间通过第一通风口(31)连通,内筒(30)的底端设置有多个第二通风口(33),内筒(30)的底端与燃烧室(10)的底端之间通过第二通风口(33)连通;外筒(20)的内部设置有蛇形分布的螺旋换热管(32),螺旋换热管(32)缠绕在内筒(30)的外壁,螺旋换热管(32)的进口端设置在燃烧室(10)的外侧;外筒(20)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布风板(40),布风板(40)内部设置有布风腔(41),布风板(40)上端设置有多个与布风腔(41)连通的风帽(42),布风板(40)中央设置有与内筒(30)相配合的安装孔(43),布风板(40)上端还设置有与布风腔(41)连通的第一进风口(44)和与布风腔(41)连通的第二进风口(45),第一进风口(44)与螺旋换热管(32)的出口端连通;所述燃烧室(10)上方设置有离心鼓风机(50),离心鼓风机(50)的输入端与内筒(30)的顶端连通,离心鼓风机(50)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管与第二进风口(45)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金秸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金秸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98718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