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制冷且互为备份的冷量传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78964.3 | 申请日: | 2015-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537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8-31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林;沈一璋;王小坤;李俊;孙闻;郝振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J5/02 | 分类号: | G01J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郭英 |
地址: | 20008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专利公开了一种双制冷且互为备份的冷量传输结构,结构中的冷开关内筒采用因瓦材料,其余采用紫铜材料。冷开关底部结构与冷开关内筒、外筒以及中空套筒式连接部分均采用高精度装配钎焊方式,需保证外筒与连接部分、外筒与双向冷头之间均留有0.2mm‑0.6mm间隙。中空套筒式冷开关与双向冷头通过螺纹连接,主制冷机与备份制冷机呈左右对置式布置。主制冷机开启,冷量通过主制冷机冷开关传递,少部分冷量通过备份的冷开关内筒、芯柱及备份制冷机的冷指传递,但没有达到备份中空套筒式冷开关所需要的温度以及相应收缩率,备份外筒与连接部分存在间隙将不能闭合,反之亦然,保证探测器能够连续工作。本专利提高了空间红外探测器组件应用的可靠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冷 互为 备份 传输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双制冷且互为备份的冷量传输结构,它包括:支撑(1)、芯片基板(2)、探测器安装板(3)、芯柱(4)、冷链(5)、双向冷头(6)、中空套筒冷开关(7)、冷开关连接部分(701)、冷开关外筒(702)、冷开关内筒(703)、冷开关底部结构(704)、下冷屏(8)、柱壳(9)、主制冷机柱壳法兰盘(901)、备份制冷机柱壳法兰盘(902);其特征在于:双向冷头(6)与冷开关通过冷开关连接部分(701)的外螺纹进行连接,中空套筒式冷开关(7)与芯柱(4)进行钎焊,中空套筒式冷开关各零件除冷开关内筒(703)采用因瓦材料外,其余均采用紫铜材料,冷开关底部结构(704)与冷开关内筒(703)、冷开关外筒(702)以及冷开关连接部分(701)均采用高精度装配及钎焊方式,需要保证冷开关外筒(702)与冷开关连接部分(701)、冷开关外筒(702)与双向冷头(6)之间均留有0.2mm‑0.6mm间隙;下冷屏(8)通过螺钉固定在探测器安装板(3)的两侧,支撑(1)、探测器安装板(3)、芯柱(4)均采用TC4材料,芯柱(4)与柱壳(9)之间采用激光焊接方式密封连接,主制冷机法兰盘(901)和备份制冷机法兰盘(902)通过钎焊焊接在柱壳(9)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2097896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