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野生稻同时培育粳稻和籼稻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23530.4 | 申请日: | 2015-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19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19 |
发明(设计)人: | 程在全;陈玲;殷富有;肖素勤;张敦宇;余腾琼;李定琴;钟巧芳;柯学;付坚;陈越;王玲仙;蒋聪;李娥贤;将春苗;罗红梅;杨雅云;曾民;黄兴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4/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康珉 |
地址: | 650223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野生稻同时培育粳稻和籼稻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亲本杂交、胚挽救、回交、自交和粳籼稻鉴定,其中:亲本杂交是以元江普通野生稻作为父本,粳稻为母本,以死亡的粳稻花药与元江普通野生稻花粉按1:1的质量比混合得的混合花粉授粉;胚培养基为:改良MS+琼脂粉8g/L+蔗糖10g/L,pH5.8‑6.0。本发明大大提高了杂交成功率,将杂交获得的幼胚进行胚挽救,使栽培稻与野生稻远缘杂交成功率从0‑3%提高到60%‑70%,各步骤的协同作用,同时获得了粳型稻和籼型稻,其方法简单易行,为培育地方特有粳稻新品系和籼稻新品系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技术支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野生 同时 培育 粳稻 籼稻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野生稻同时培育粳稻和籼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亲本杂交:元江普通野生稻作为父本,粳稻为母本,分期对粳稻进行播种,以调节粳稻的花期与元江普通野生稻的花期相遇;在粳稻和元江普通野生稻同时处于开花期时,于早晨7点‑11点,剪去粳稻颖壳1/3,再用镊子挑出粳稻的花药,待挑出的粳稻的花药死亡后收集元江普通野生稻花粉,将死亡的粳稻花药与元江普通野生稻花粉按1:1的质量比混合得混合花粉,再用所述混合花粉对前述已挑出了花药的粳稻母本进行授粉套袋处理,从授粉的第2天起,连续5天,每天对授粉穗喷施浓度为50mg/L的GA3溶液一次;(2)胚挽救:在超净台上,将受精10‑15天的杂种胚消毒处理后接种于装有胚培养基的透明玻璃培养瓶中,将所述培养瓶置于温度25℃、空气相对湿度70%、光照强度4000Lx的光照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每天光照时间为12小时;所述胚培养基为:改良MS+琼脂粉8g/L+蔗糖10g/L,pH5.8‑6.0;所述改良MS的配方由以下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铁盐和有机成分组成:大量元素为:KNO3 1266mg/L,NH4NO3 1100mg/L,KH2PO4 170mg/L,MgSO4·7H2O 370mg/L,CaCl2·2H2O 440mg/L,微量元素为:KI 0.83mg/L,H3BO3 6.2mg/L,MnSO4·4H2O 11.2mg/L,ZnSO4·7H2O 8.6mg/L,Na2MoO4·2H2O 0.25mg/L,铁盐为:Na2·EDTA 37.3mg/L,FeSO4·7H2O 27.8mg/L,有机成分为:肌醇100mg/L,甘氨酸2mg/L;待杂种胚长成三叶期生根小苗时,从培养瓶中取出小苗用自来水冲洗去除琼脂,放到试管中,加入自来水,自来水淹没小苗根部,进行炼苗处理,所述炼苗处理是:试管口用透明保鲜膜封住,放入温度为25℃、空气相对湿度为70%、光照强度为4000Lx的培养室中培养,每天光照时间为12小时,同时从炼苗处理的第一天至第五天,每天用大头针在封口的保鲜膜膜上刺出10‑15个小孔,第六天将小苗移栽到盛有土壤的培养钵,在温室按常规温室水稻栽培进行管理,获得F1植株,(3)回交:将F1代与步骤(1)所述的粳稻进行2次回交,得到BC2F1;(4)自交:将得到的BC2F1植株进行自交16次,每次自交都进行套袋,得到BC2F17高代稳定材料;(5)粳籼稻鉴定:将BC2F17高代稳定材料种植在海拔1200m的粳籼交错区,田间观察记录,按照程侃声的程氏指数法鉴定供试材料的籼型和粳型类型及其数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323530.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