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氟改性超支化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64885.0 | 申请日: | 2015-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70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军;吴庆云;张建安;吴明元;张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18/10 | 分类号: | C08G18/10;C08G18/66;C08G18/48;C08G18/32;C08G18/34;C08G18/64;C08G18/83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氟改性超支化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分为以下步骤:(1)合成水性端羟基超支化聚氨酯核;(2)以二异氰酸酯,低聚物二元醇,扩链剂,封端剂等合成双键封端的线性聚氨酯预聚体;(3)将线性聚氨酯接枝到端羟基超支化聚氨酯上;(4)通过乳液法,将氟元素引入到聚合物上,即可得到有机氟改性超支化水性聚氨酯。根据本发明制备有机氟改性超支化水性聚氨酯,所用原料便宜易得,来源广,且合成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所得的有机氟改性超支化水性聚氨酯适宜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水性树脂配合,应用于防水涂料、环保型水性胶粘剂、水性涂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超支化水性聚氨酯 有机氟改性 制备 端羟基超支化聚氨酯 线性聚氨酯 低聚物二元醇 二异氰酸酯 水性胶粘剂 单独使用 防水涂料 合成工艺 合成水性 水性树脂 水性涂料 聚合物 封端剂 氟元素 环保型 扩链剂 乳液法 预聚体 接枝 双键 应用 合成 引入 配合 | ||
【主权项】:
1.一种有机氟改性超支化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二异氰酸酯与亲水扩链剂摩尔比例为3‑6:1加料,在三口瓶中搅拌混合混匀后,在惰性气体氛围中,于70‑90℃反应1‑4小时,冰盐浴降温至0℃以下,滴加与剩余‑NCO基团摩尔比例为0.4‑0.8:1的含有两个羟基的仲胺,1‑3小时滴加完后,滴加完后继续搅拌0.5‑2小时,升温至60‑110℃反应1‑5小时,得到超支化聚氨酯HBPU,合成过程使用N,N‑二甲基甲酰胺作溶剂使得固含为30%‑70%;(2) 按照摩尔比例为3‑7:1加入二异氰酸酯和低聚物二元醇,在三口瓶中搅拌混合混匀后,通入惰性气体,于70‑90℃反应1‑4小时,加入亲水扩链剂和非亲水扩链剂使得剩余‑NCO基团的摩尔量为加入量的10‑35%,于70‑90℃反应1‑5小时,降温至30‑60℃,加入剩余‑NCO基团的摩尔量50‑70%的封端剂,于50‑90℃反应1‑4小时,合成双键封端线性聚氨酯预聚体;(3) 将HBPU和双键封端线性聚氨酯预聚体按一定比例混合,使得HBPU中含‑OH的物质的量与预聚体中含‑NCO基团的比例为0.5‑2.5,于50‑110℃反应1‑5小时,向产物加入中和度为100%的中和剂中和以后,在搅拌下加入水进行乳化分散,固含为30‑60%,将有机溶剂旋蒸除去,得到超支化水性聚氨酯;(4)将步骤(3)得到的超支化水性聚氨酯加入占聚氨酯总质量的5‑20%的有机氟试剂,并加入反应单体质量0.5‑2%的引发剂,于50‑90℃反应1‑5小时,得到有机氟超支化水性聚氨酯;所述亲水扩链剂为二羟甲基丙酸、二羟甲基丁酸、乙二胺基乙磺酸盐、乙二羟基乙磺酸盐的一种或多种,非亲水扩链剂为1,4‑丁二醇、1,3‑丁二醇、一缩二乙二醇、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含两个羟基的仲胺为二异丙醇胺、二乙醇胺的一种或两种;所述二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1,6‑己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低聚物二元醇为聚四氢呋喃、聚乙二醇,PCL、聚醚N210、聚醚N220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封端剂由A和B两种组分混合而成或由B组分单独组成;所述A组分为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正丁醇、正辛醇、癸醇中的一种;所述B组分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中的一种;所述中和剂为氨水、三乙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所述有机氟试剂为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甲基丙烯酸八氟戊酯、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过硫酸钾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大学,未经安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26488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性醇酸树脂及其水分散体
- 下一篇:纳米纤维素接枝改性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