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融合多源视觉信息的危险物体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80128.8 | 申请日: | 2015-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9896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袁媛;王琦;房建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T7/246 | 分类号: | G06T7/246;G06K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倪金荣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融合多源视觉信息的危险物体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多源视觉影像采集;2】增量式运动一致性考量;3】多源视觉信息融合;4】计算检测率。该融合多源视觉信息的危险物体检测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危险物体检测类别有限、缺乏多种信息有效利用的技术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融合 视觉 信息 危险 物体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融合多源视觉信息的危险物体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多源视觉影像采集:1.1】使用多光谱相机实时获得彩色视频影像和近红外视频影像;1.2】利用单序列深度恢复方法获得与彩色视频影像相对应的深度影像;1.3】利用相关性光流方法获得与彩色视频影像相对应的运动影像;1.4】利用线性迭代聚类方法分割运动影像中的每一帧图像,得到超像素网格;1.5】将超像素网格叠加到彩色视频影像、近红外视频影像和深度影像上;2】增量式运动一致性考量:2.1】将运动影像分界为左侧运动视频帧和右侧运动视频帧,分界线为运动影像中轴线;2.2】利用初始F帧分割得到的超像素运动模式,训练正常运动模式基A,包括左侧正常运动模式基Al和右侧正常运动模式基Ar;其中F的取值范围为5‑20;2.3】在t时刻,所有通道的图像被分割成N个超像素,计算运动图像中N个超像素所对应的特征yi,其中i=1:N;2.4】构建图正则的最小软阈值均方目标式模型:![]()
![]()
其中,U为构建的高斯‑拉普拉斯误差项,Y为所有yi组成的矩阵,X为所要求解的稀疏系数,L为拉普拉斯矩阵,λ1为高斯‑拉普拉斯噪声稀疏项约束系数,
为几何流行正则项约束系数;2.5】得到运动影像的危险置信度值计算结果:![]()
综合左右两侧计算结果:![]()
其中,![]()
β为左右两侧的误差平衡系数;2.6】得到整个运动影像动信息考量下的危险置信度
将
的值利用最大‑最小归一化方法归一化到[0,1]之间;3】多源视觉信息融合:3.1】利用基于图评测的显著性计算方法分别计算彩色视频影像、近红外视频影像和深度影像的显著性结果,得到彩色视频影像危险置信度
近红外视频影像危险置信度
和深度影像危险置信度
3.2】利用显著性贝叶斯模型![]()
融合得到运动影像、彩色视频影像、近红外视频影像和深度影像危险置信度图
3.2.1】计算先验概率Pr(O):根据超像素特征在图像空间的出现频率得到元素分布图
其中OPT为元素分布图索引;则先验概率为
3.2.2】计算似然概率Pr(S(z)|O):将得到的
二值化,计算原始视觉图像上对应的像素直方图
计算背景区域在对应原始视觉图像上的落入
中对应数值的像素数
则目标及背景的似然概率为![]()
3.3】计算所有视觉信息贝叶斯化后的融合概率:![]()
其中,![]()
4】计算检测率:对每帧影像均重复执行步骤2】‑步骤3】,直至整个视频影像被处理完毕;标记视频第t帧中真实的危险物体区域为Gt,检测率为:TPR=TP/PFPR=FP/N其中,TP为检测正确的像素点个数,FP为检测错误的像素点个数,P为Gt中的目标像素点个数,N为Gt中背景像素点个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8012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程机械小时计锁车算法
- 下一篇:带有阴影去除的分块感知哈希跟踪方法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