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石液高温造粒并同时回收热能的系统和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63246.8 | 申请日: | 2015-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897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索全伶;吕思澄;高志保;周龙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包头市三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内蒙古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0 | 分类号: | B01J2/00;F27D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4030 内蒙古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石液高温造粒同时回收热能的系统和工艺。该系统由高温电石液造粒装置、保温罐、牵引车、提升装置、电石‑惰性气体热交换装置、净化除尘系统、余热锅炉、循环风机、省煤器,惰性气体贮罐等组成,优点在于⑴使电石直接制成符合乙炔发生工段尺寸要求的电石颗粒,避免了电石破碎损失,经济、环境效益显著。⑵通过惰性气体(氮气或氩气)与高温电石颗粒直接接触换热,然后再与水换热(惰性气体循环利用),实现出炉电石的热能回收。⑶除尘净化系统收集到的电石粉,可作为干法生产乙炔的原料。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石 高温 同时 回收 热能 系统 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电石液高温造粒并同时回收热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由高温电石液造粒装置(1)、保温罐(2)、牵引车(3)、提升装置(4)、电石‑惰性气体热交换装置(5)、净化除尘装置(6)、余热锅炉(7)、循环风机(8)、省煤器组成(9),其中所述牵引车(3)上部设有所述保温罐(2),所述保温罐(2)活动于所述高温电石液造粒装置(1)下端和所述提升装置(4)下端之间,所述净化除尘系统(6)与所述电石‑惰性气体热交换装置(5)的冷却室(5.5)的上部设有的循环气体出口(5.12)相连,所述净化除尘系统(6)的出口与所述余热锅炉(7)相连,所述余热锅炉(7)通过循环风机(8)与省煤器(9)相连,所述省煤器(9)与所述电石‑惰性气体热交换装置(5)的所述循环气体入口(5.15)相连,所述循环气体入口(5.15)置于所述电石‑惰气热交换装置(5)的冷却室(5.1)下端;还包括有惰性气体贮罐(10),所述惰性气体贮罐(10)与所述循环风机(8)相连;所述高温电石液造粒装置包括底座(1.1)、设置在所述底座(1.1)顶部的造粒输送机构(1.17)和设置所述底座(1.1)顶部一侧的电机(1.2)及减速器(1.3);所述电机(1.2)的输出轴与所述减速器(1.3)的输入轴同轴固定连接,在所述减速器(1.3)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设有驱动轮(1.16);所述驱动轮(1.16)与从动轮(1.8)之间通过皮带(1.18)传动连接;所述造粒输送机构(1.17)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顶部前后两端的主动轴(1.4)和从动轴(1.5)、对应设置在所述主动轴(1.4)和所述从动轴(1.5)两端的左右两个主动轴齿轮(1.41)和从动轴齿轮(1.51)上的两根链条(1.6)、均匀排列设置在两根所述链条(1.6)之间的造粒托盘(1.7),相邻的两个所述造粒托盘(1.7)之间通过卯榫结构首尾相连形成一个环状的链板(1.9);在所述主动轴(1.4)和从动轴(1.5)上同轴固定设有主动轴齿轮(1.41)和从动轴齿轮(1.51),在所述主动轴(1.4)上同轴固定设有从动轮(1.8);在两根所述链条(1.6)相对的链板(1.9)上均匀排列带有螺孔的托板(1.10);所述造粒托盘(1.7)两侧分别通过支架(1.11)上螺孔与所述托板(1.10)上的螺孔相固定;所述电石‑惰性气体热交换装置(5)包括有自动开启顶盖(5.1)、热交换装置(5.17)、电石排出系统(5.16)、自动放散阀(5.11)、循环气体出口(5.12)和循环气体入口(5.15);在所述电石‑惰性气体热交换装置(5)的装入口(5.2)上部设有自动开启顶盖(5.1),所述自动放散阀(5.11)置于所述热交换装置(5.17)的预存室(5.4)下部;所述热交换装置(5.17)下端设有所述电石排出系统(5.16),所述冷却室(5.5)的上部设有循环气体出口(5.12)通过管道与所述净化除尘系统(5.13)相连;所述电石排出系统(5.16)包括有振动给料器(5.7)、旋转密封阀(5.8)、接料皮带机(5.9)、电石颗粒收集仓(5.10),其中振动给料器(5.7)与所述旋转密封阀(5.8)相连,所述旋转密封阀(5.8)与接料皮带机(5.9)衔接,所述接料皮带机(5.9)与电石颗粒收集仓(5.10)衔接;所述热交换装置(5.17)包括有所述装入口(5.2)、密封室(5.3)、所述预存室(5.4)、所述冷却室(5.5),其中所述冷却室(5.5)置于所述预存室(5.4)下方;且与所述预存室(5.4)相连通,在所述预存室(5.4)上端口处设有所述密封室(5.3),在所述密封室(5.3)上部设有装入口(5.2),在所述装入口(5.2)上部设有所述自动开启顶盖(5.1),所述自动放散阀(5.11)置于所述预存室(5.4)下部;所述造粒托盘(1.7)由托盘主体(1.12)、均匀排列设置在所述托盘主体(1.12)顶部的成型凹槽(1.13)组成,相邻的所述成型凹槽(1.13)之间通过导流槽(1.14)连通设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包头市三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内蒙古工业大学,未经包头市三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内蒙古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6324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