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承座的限高补缩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22259.0 | 申请日: | 2015-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507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强;郭维伟;陶琼;杨青松;孙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富华铸锻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名诚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93 | 代理人: | 张绮丽 |
地址: | 5292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支承座的限高补缩冒口结构,支承座的铸件砂芯采用一型四件布局结构,包括两个第一冒口和多个第二冒口,第一冒口设置在相邻两支承座砂芯型腔的中间,使球墨铸铁铁液通过浇口流入进水通道,再经过进水通道流入四个支承座的型腔内,第一冒口对支承座的底板进行补缩,第二冒口设置在各支承座型腔的窗口内,第二冒口对支承座的顶部进行补缩。本发明经过科学臻选,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是顶部厚大而其底部周身均为薄壁且不加工,于是将顶部的补缩冒口设置在两斜侧位的窗口内,这样一来,既有效地保证了补缩液量,从而防止了缩松缺陷的发生,又确保了显微组织致密,保证了铸件的尺寸精度。 | ||
搜索关键词: | 支承 限高补缩 工艺 | ||
【主权项】:
支承座的限高补缩工艺,所述支承座包括底板、侧板、顶部,在顶部与侧板间设有左、右两个窗口,支承座的顶部比侧板厚,其特征在于:采用一型四件布局结构,在常规造型方法基础上,设计有两个第一冒口和多个第二冒口,第一冒口设置在相邻支承座型腔的中间,浇注时,球墨铸铁铁液通过浇口流入进水通道,再经过进水通道流入四个支承座的型腔内,第一冒口对支承座的底板进行补缩,第二冒口设置在各支承座型腔的窗口内,第二冒口对支承座的顶部进行补缩;第二冒口的进水通道亦作为补缩冒口颈,控制颈口的及时关闭,使球铁石墨化膨胀转为自补;将第二冒口顶部钻孔,借助大气压力增加补缩压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富华铸锻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富华铸锻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51002225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压缩空气阻尼的分动式膝关节屈伸康复训练器
- 下一篇:一种管材切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