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黄颡鱼的捕捞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72081.2 | 申请日: | 2014-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99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王火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火生 |
主分类号: | A01K83/00 | 分类号: | A01K8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500 安徽省安庆***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领域,尤其是一种黄颡鱼的捕捞工具。该捕捞工具包括黄颡鱼钩、脑线和纲,所述的黄颡鱼钩的钩门为钩高的三分之二,钩尖由带倒刺的下部和与钩门平面呈15-20度角的上部钩尖组成,所述带倒刺的钩尖下部与翘起的钩尖上部比例为3:2;所述脑线为直径0.2-0.3mm的两股尼龙线,长度20-25cm,一端紧系在钩柄上,另一端固定在纲上;所述纲为直径0.8-1.5mm三股回尼龙绳,紧系鱼钩的脑线固定在所述的纲上,脑线之间相互间隔1.5-2.0m;所述鱼钩按顺序排列在钩夹上;钩夹上每隔20-25只鱼钩用纲线活扣隔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黄颡鱼捕捞工具,专捕个体较大的黄颡鱼,不破坏水体生态环境,不影响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颡鱼 捕捞 工具 | ||
【主权项】:
一种黄颡鱼的捕捞工具,包括黄颡鱼钩、脑线和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黄颡鱼钩钩门为钩高的三分之二,钩尖由带倒刺的下部和与钩门平面呈15‑20度角的上部钩尖组成,所述带倒刺的钩尖下部与翘起的钩尖上部比例为3:2;所述脑线为直径0.2‑0.3mm的两股尼龙线,长度20‑25cm,一端紧系在所述黄颡鱼钩的钩柄上,另一端固定在纲上;所述纲为直径0.8‑1.5mm三股回尼龙绳,长1000‑1500m,紧系黄颡鱼钩的脑线固定在所述的纲上,脑线之间相互间隔1.5‑2.0m;理钩时所述黄颡鱼钩按顺序排列在钩夹上;钩夹上每隔20‑25只鱼钩用纲线活扣隔开。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火生,未经王火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77208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