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井下巷道涌水点疏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48606.4 | 申请日: | 2014-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2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周忠国;郭慧;王灿华;王显银;梁立勋;冯宗华;李健;刘长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华蓥山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绿水洞煤矿 |
主分类号: | E21F16/00 | 分类号: | E21F1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860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井下巷道涌水点疏水装置,包括疏水引流的疏流槽,用于支撑疏流槽和起导水作用的支撑架,对巷道顶部进行遮挡和涌水引流的彩钢瓦雨棚,连接在非人行侧支撑架上将水流导引至人行侧水沟内的引水管,连接疏流槽和支撑架的导水管。根据井下巷道涌水或淋水影响范围,确定需要疏水处理的长度,进而确定疏流槽的长度,采用槽钢或其他钢材自制加工形成疏流槽,在其两端各设置一个导水孔,下侧对应位置焊接导水筒,采用中空钢管加工制作而成的支撑架,与疏流槽下侧的导水筒对齐嵌装,巷道两侧各设置一组高差10~30mm的支撑架,便于快速引流排水,拱形骨架与疏流槽采用榫接,铺设在拱形骨架上的彩钢瓦雨棚沿巷道走向方向两侧稍微折叠弯曲,高度以20~30mm为宜,与疏流槽搭接位置采取折平放置处理,非人行侧的水流依靠引水管导引处理至人行侧水沟内。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安装、拆卸、移动快捷简单,有效将井下巷道涌水或淋水进行引流排放,确保行人和行车安全,管缆线得到安全有效保护,提高巷道整体美观度。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井下 巷道 涌水点 疏水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井下巷道涌水点疏水装置,由疏流槽(1)、支撑架(2)、拱形骨架(3)、彩钢瓦雨棚(4)、引水管(5)、导水筒(6)、导水孔(7)组成,疏流槽(1)采用槽钢或采用其他钢材自制加工均可,两端各设置一个导水孔(7),下侧对应位置设置导水筒(6),导水筒(6)与疏流槽(1)采用焊接,支撑架(2)采用中空的钢管加工制作而成,与疏流槽(1)的导水筒(6)对齐嵌装,单侧疏流槽(1)由两根支撑架(2)负责支撑,拱形骨架(3)与疏流槽(1)采用榫接方式,便于拆卸复用,彩钢瓦雨棚(4)直接铺设在拱形骨架(3)上,引水管(5)连接在非人行侧支撑架(2)上,将水流导引至人行侧水沟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华蓥山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绿水洞煤矿,未经四川省华蓥山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绿水洞煤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548606.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