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电流直流脉冲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028031.3 | 申请日: | 2014-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8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唐国翌;王海波;卢福瑞;唐飞;宋国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哈尔滨精德成套电气有限公司;黑龙江虹桥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9/02 | 分类号: | H02M9/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汇力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57 | 代理人: | 李保明;张慧芳 |
地址: | 51805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大电流直流脉冲电源,其电路包括:第一储能电容和第一晶闸管串联成的第一支路(100);第二储能电容和第二晶闸管串联成的第二支路(200);该两个支路并联;连接在第一储能电容和第一晶闸管的公共端与电源输出端之间的第三晶闸管(VS5);连接在第二储能电容和第二晶闸管的公共端与电源输出端之间的第四晶闸管(VS6);第一整流器(U1),其三个交流端通过第一变压器(TV1)接电源输入端、两个直流端接第一支路两端;脉冲发生控制器(300)和第五变压器(TV7),用于产生两路幅值相等相位相反的脉冲通过所述晶闸管控制第一和第二储能电容交替充放电。本电源能够产生600Hz峰值达20000A的脉冲电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 直流 脉冲 电源 | ||
【主权项】:
一种大电流直流脉冲电源,其特征在于,该电源的电路包括:第一储能电容(C9)和第一晶闸管(VS4)串联组成的第一支路(100);第二储能电容(C10)和第二晶闸管(VS7)串联组成的第二支路(200),第二支路和第一支路并联;连接在第一储能电容(C9)和第一晶闸管(VS4)的公共端与电源输出端之间的第三晶闸管(VS5);连接在第二储能电容(C10)和第二晶闸管(VS7)的公共端与电源输出端之间的第四晶闸管(VS6);第一整流器(U1),其三个交流端通过第一变压器(TV1)接电源的三相输入端、两个直流端对应接第一支路的两端;脉冲发生控制器(300),包括两个开关管(VT1、VT2)、由第一线圈(L1)和带第一中间抽头(T1)的第二线圈(L2)构成的第二变压器(TV5)、由带第二中间抽头(T2)的第三线圈(L3)和第四线圈(L4)构成的第三变压器(TV6)、低压直流源(301)以及第二整流器(U2),两个开关管的e极和第一中间抽头接低压直流源的输出端,两个开关管的c极对应接第三线圈的两端,两个开关管的b极对应接第二线圈的两端,第二中间抽头接低压直流源的地端,第一线圈一端接第二整流器的一个直流端、另一端通过第三电容(C2)接第二整流器的另一个直流端,第二整流器的三个交流端通过第四变压器(TV3)接电源的三相输入端;以及第五变压器(TV7),具有第五线圈(L5)和设于同一侧的第六线圈(L6)和第七线圈(L7),用于输出两路幅值相等相位相反的控制脉冲,第五线圈与第四线圈连接,第六线圈一端接第一晶闸管(VS4)和第三晶闸管(VS5)的公共端、另一端通过第一正向二极管(VD19)接第一晶闸管(VS4)的控制端并通过第二反向二极管(VD20)接第三晶闸管(VS5)的控制端,第七线圈一端接第二晶闸管(VS7)和第四晶闸管(VS6)的公共端、另一端通过第三正向二极管(VD27)接第二晶闸管(VS7)的控制端并通过第四反向二极管(VD26)接第四晶闸管(VS6)的控制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哈尔滨精德成套电气有限公司;黑龙江虹桥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哈尔滨精德成套电气有限公司;黑龙江虹桥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2002803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互备自投电动机自耦降压启动控制电路
- 下一篇:一种直流-交流变换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