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循环水底栖动物培养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632452.1 | 申请日: | 2014-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11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平;杨海萍;刘海林;张志勇;沈德华;王储庆;祝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6;A01K6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31252 | 代理人: | 袁洋,熊磊之 |
地址: | 江苏省南通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水底栖动物培养实验装置,具体包括实验培养模块和水处理模块及连接二大模块的进出水管路。利用本发明可以模拟自然海洋底质生态环境,实现营海底栖息生活的底栖动物实验室培养,模块化的设计和循环水的使用方便实验管理和系统维护。本发明解决了海洋底栖动物难以进行实验室培养的技术难题,有利于软体动物、棘皮动物、海葵及多毛类等底栖动物的实验研究。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水底 动物 培养 实验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循环水底栖动物培养实验装置,包括:实验培养模块(1),水处理模块(2),连接两大模块的进水管(14),进水口(15),水泵(13),出水斗(5),出水管(6),出水口(7),其特征在于:a、实验培养模块(1)包括:实验培养单元(3),进水槽(4),隔砂板(16),中隔板(17),水位控制挡板(18),过水槽(19),培养槽(20),实验动物(21),实验培养单元(3)由隔砂板(16)分割成过水槽(19)和培养槽(20);b、水处理模块(2)包括:砂滤单元(8),泡沫分离单元(9),微生物处理单元(10),紫外光消毒单元(11),控温增氧单元(12),各单元之间由水管连接;所述实验培养单元(3)由隔砂板(16)分割成过水槽(19)和培养槽(20),培养槽(20)中铺设细砂40cm作为人工底质模拟自然海底生态环境,实验动物(21)投放在人工底质中培养;中隔板(17)使循环水从过水槽(19)底部流过然后从水位控制挡板(18)上方溢出,少数实验动物从底质出来时可以凭借重力作用留在过水槽中,避免随水流走堵塞管路;进水槽(4)的出水面为锯齿形溢水口,海水从锯齿形溢水口流入培养槽(20),漫流过砂面,在人工底质上形成不间断水流,模拟自然海流对海底的冲刷效果,使残饵和粪便随水流走,实现底质的自动清洁,水位控制挡板(18)可上下滑动用来调控培养槽水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未经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632452.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