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压冲击无箱紧密成模装置及采用该装置成模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79309.0 | 申请日: | 2014-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39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林连华;徐海港;纪昌勇;于子岭;张中凯;许爱国;李汝学;王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15/08 | 分类号: | B22C15/08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 代理人: | 刘亚宁 |
地址: | 252899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变压冲击无箱紧密成模装置及采用该装置成模的方法,所述变压冲击无箱紧密成模装置包括一左砂箱和一右砂箱,一可替换的双面模板,一砂箱移动装置,一左右水平挤压装置;采用该装置进行造型时,采用两次加砂,两次压缩并排气,有效提高了砂型铸造过程中存在的密实度差异,造型精确,冲击紧实,实砂效果好,耗能低,效率高,且能克服单纯气冲造型所引发的诸多弊端。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 冲击 紧密 装置 采用 方法 | ||
【主权项】:
变压冲击无箱紧密成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模装置包括:一左砂箱(1)和一右砂箱(2),所述左砂箱(1)和右砂箱(2)均为前侧面、后侧面敞开的箱体结构;所述左砂箱(1)和右砂箱(2)的上侧面均设有导砂板(3);一可替换的双面模板(4),双面模板安装在双面模板移动更换装置(41)上,双面模板(4)位于左砂箱(1)和右砂箱(2)之间且保持与地面垂直,双面模板(4)具有与左砂箱(1)的后侧面相应的左表面和与右砂箱(2)前侧面相应的右表面;双面模板(4)的左表面和右表面上各设有模型(5);一砂箱移动装置(11),用于将左砂箱(1)和右砂箱(2)两者或两者之一相对移动至所述双面模板(4),以使该左砂箱(1)和右砂箱(2)可以夹持和释放被夹持于其间的双面模板(4);一左右水平挤压装置,左右水平挤压装置包括左水平挤压装置(61)、右水平挤压装置(62);左水平挤压装置(61)可以在双面模板(4)被夹持于左砂箱(1)和右砂箱(2)之间时插入从左砂箱(1)的前侧面插入左砂箱(1);右水平挤压装置(62)可以在双面模板(4)被夹持于左砂箱(1)和右砂箱(2)之间时插入从右砂箱(2)的后侧面插入右砂箱(2);一射砂装置(7),射砂装置安装在射砂移动装置(72)上,当双面模板(4)被夹持于左砂箱(1)和右砂箱(3)之间且左水平挤压装置(61)插入左砂箱(1)且右水平挤压装置(62)插入右砂箱(2)时,射砂装置(7)的射砂口(71)与导砂板(3)相连并通过导砂板(3)向左砂箱(1)、右砂箱(2)喷入型砂;导砂板(3)上设有孔并设有控制所述孔的开合装置;所述左水平挤压装置(61)、右水平挤压装置(62)结构相同,均包括液压油缸(601)、挤压板(602),挤压板(602)安装在液压油缸输出轴(603)的端部,左水平挤压装置(61)的挤压板可密封左砂箱(1)的前侧面并在左砂箱(1)内水平运动,右水平挤压装置(62)的挤压板可密封右砂箱(2)的后侧面并在右砂箱(2)内水平运动;所述挤压板内设有隔板(604),隔板(604)垂直于挤压板(602)的底面;隔板(604)的内侧面和外侧面水平向设有若干横板(608),隔板(604)的内侧面和外侧垂直向平向设有若干竖板(609),横板和竖板相互交叉组成若干格栅(611);隔板(604)上各格栅(611)的形心设有孔(610),孔(610)内水平向安装有连杆(606);隔板(604)外侧面的格栅(611)内设有与其形状相适应的压板(607),隔板内侧面的格栅内设有与其形状相适应的推板(605),压板(607)与推板(605)之间通过连杆(606)相连;所述隔板(604)与挤压板(602)的前侧面之间设有空腔(612),挤压板(602)上设有供压装置;所述压板(607)的厚度与隔板(604)相对应的侧面的横板和竖板的厚度相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57930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