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将咬合桩应用于永久地下室外墙的桩墙合一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52785.3 | 申请日: | 2014-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0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程群;叶海龙;管聪聪;童天培;马明国;王理;雷帅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四局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20 | 分类号: | E02D5/20;E02D17/04;E02D5/34;E02D5/38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琦 |
地址: | 230011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长江***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咬合桩应用于永久地下室外墙的桩墙合一施工方法,首先在基坑边缘根据咬合桩的咬合设计情况,确定旋挖桩与人工挖孔桩的桩位;将制作好的钢筋笼吊装到桩孔内,浇筑混凝土;旋挖桩施工完成并达到设计强度后;安装设备进行下节桩身挖土及护壁浇筑;在旋挖桩桩表面进行植筋,并将植筋与人工挖孔桩钢筋进行可靠连接;浇筑人工挖孔桩混凝土。待地下室主体结构施工结束后,利用风镐打掉咬合桩桩护壁,用铁钎凿毛桩身混凝土面,并凿除泡沫板,拉出预埋胡须筋;布钢筋网片,与预埋胡须筋用钢丝绑扎连接;用高压喷涂机喷射防水细石混凝土;利用收光抹泥刀进行抹压收光。本发明具有施工技术可靠、咬合效果好、缩短工期、节约造价的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咬合 应用于 永久 地下室 外墙 合一 施工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将咬合桩应用于永久地下室外墙的桩墙合一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施工步骤进行:a、按照基坑支护咬合桩咬合设计及桩位布置图,利用全站仪进行放线,确定桩位样点,将样点用十交叉线引出,然后开挖土方至粘土淤泥层,进行护筒埋设,护筒周围用粘土块或粘性泥块,填埋夯实,利用旋挖钻机进行旋挖桩桩孔施工,首先钻机就位,钻头应对准桩位,钻杆中心、钻头中心、护筒中心三者在同一铅垂线上;b、钻进至设计深度后,进行第一次清孔,先将钻头提离孔底80‑100mm,输入比重小于1.20的新泥浆进行循环,把孔底沉渣及孔内悬浮碎渣置换出来,在地面拼接导管并做密封性闭水试验,密封试验合格后,垂直密封下放导管,套上胶管,进行第二次清孔;c、在地面支设钢筋笼支撑架,将支承架按2~3m的间距摆放同一水平面上的同一直线上,然后将配好定长的主筋平直的摆放在支承架上,箍筋按设计要求套入主筋,且保持与主筋垂直,进行点焊或绑扎,焊接或绑扎钢筋笼保护层垫块,保护层垫块厚度为40‑60mm;d、钢筋笼制作完成后,预埋与内衬墙拉结筋,绑扎或点焊固定;安装橡胶止水带并填实泡沫板,以便后续桩墙合一处理时凿除内衬墙拉结筋拉结筋;e、钢筋笼的吊装,设2~4个钢筋笼的吊放起吊点,吊放钢筋笼入孔,对准孔位徐徐下放,保证钢筋笼下放过程中不转动,然后灌注混凝土,利用漏斗与储料斗储存初存量混凝土,灌注连续进行,混凝土的灌注速度,控制在每小时10~12m3,用测锤探测混凝土面的上升高度,保持导管的合理埋深,在每次提升导管前,探测一次管内外混凝土面高度;f、旋挖桩施工结束后,进行人工挖孔桩施工,用全站仪定位桩位中心点,用水准仪定位孔口井圈顶面标高,砌筑人工挖孔桩孔井井圈,人工挖孔桩挖土次序为先挖中间部分、后周边,每桩孔上口安装一台提升吊架,用卷扬机提升,吊至地面上后,用手推车运送至基坑顶外集中堆放,再用汽车外运到弃土场,孔内地下水采取随挖随用吊桶将泥水一起吊出;g、浇筑人工挖孔桩桩孔成形护壁混凝土,每挖深一个节高,立即绑扎护壁钢筋,护壁混凝土用手推车运至孔口,再用吊桶垂直运至孔内操作面,用人工从护壁上口浇灌,护壁混凝土施工中,每三节校核一次垂直度,以此类推,直至施工至设计标高;h、人工挖孔桩钢筋笼安装结束后,进行旋挖桩与人工挖孔桩咬合节点植筋处理,首先利用剁斧、电镐剔除桩面,将混凝土剁成平整的小麻面,剁纹垂直于水平线;在旋挖桩桩表面进行植筋,并将植筋与人工挖孔桩钢筋进行可靠连接,人工挖孔桩混凝土灌注工作;i、咬合桩完成后进行地下室主体结构施工,待地下室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进行桩墙合一的处理,利用风镐打掉咬合桩护壁混凝土,露出桩身;用铁钎凿毛桩身混凝土面,并凿除预埋泡沫板,拉出预埋内衬墙拉结筋,布设内衬墙钢筋网,与衬墙预埋筋用钢丝绑扎连接或点焊,用高压喷涂机分段、分层喷射防水细石混凝土,利用收光抹泥刀进行抹压收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四局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四局第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55278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铅笔型管桩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机电控制自动打捞浮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