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储层静态因子的井位优化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08034.1 | 申请日: | 2014-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1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少华;李君;喻思羽;尹艳树;刘远刚;尹太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E21B43/3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陈家安;陈懿 |
地址: | 434023***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储层静态因子的井位优化设计方法,步骤如下:A、建立地质模型并确定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水饱和度的物性下限值,得到已知井位具体坐标;B、通过给定实现的物性下限值确定有效砂体,计算相互连通的砂体并编号;C、在平面上选择与已知井位不冲突的有效网格作为候选井位,并计算所有候选井位的储层静态因子;D、将不同候选井位的储层静态因子进行排序以得到最优井位;E、通过泄油半径的约束去掉丛聚在一起的候选井位,得到次优井位,以此类推,并依次得到所有优选井位的排序。本发明缩短了后期井位的设计周期,设计结果能较好指导后期生产开发,可以广泛应用于三维地质建模及油藏开发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静态 因子 井位 优化 设计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储层静态因子的井位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建立地质模型并确定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水饱和度的物性下限值,得到研究区已知井位的具体坐标;B、通过给定实现的物性下限值确定有效砂体,计算相互连通的砂体并编号;C、在平面上选择与已知井位不冲突的有效网格作为候选井位,并计算所有候选井位的储层静态因子Qs;D、将不同候选井位的储层静态因子Qs进行排序以得到最优井位;E、通过泄油半径的约束去掉丛聚在一起的候选井位,得到次优井位,以此类推,并依次得到所有优选井位的排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508034.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磨高韧的壳芯结构钛基棒材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粉末冶金用铁基混合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