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蚕丝或其织物的红曲霉菌染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20980.0 | 申请日: | 2014-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3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刘雅光;陈国强;田驰;邢铁玲;贡成良;余莹莹;杨明达;盛家镛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采逸野蚕丝制品有限公司;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P1/34 | 分类号: | D06P1/34;D06P3/04;D06P1/673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1124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蚕丝或其织物的红曲霉菌染色方法,将红曲霉菌转移至培养液中,28~30℃扩大培养18~24小时,得到红曲霉菌扩大培养液;加入媒染剂,得到染色液,媒染剂包含重量百分比为20%~30%的三氧化二镧和45%~55%的二氧化铈,浓度为0.2~1.2g/L,向所述染色液内加入灭菌的蚕丝织物,使其与扩大培养后的红曲霉菌接触,再以150~180rpm的转速于28~30℃继续培养,直至染色完全,浴比为1∶15~25,染浴pH为3~6,染色时间为18~30小时。本发明采用低温染色技术,能够使红曲霉菌持续分化繁殖并不断分泌红色素,提高上染率、色牢度,同时实现工业废物的零排放,节能环保效果显著。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蚕丝 织物 红曲 霉菌 染色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蚕丝或其织物的红曲霉菌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红曲霉菌的扩大培养:将红曲霉菌转移至培养液中,在恒温振荡培养器内以150~180 rpm的转速于28~30℃扩大培养18~24小时,直至所述红曲霉菌的浓度为0.5~1 g/L,得到红曲霉菌扩大培养液;2)蚕丝织物的生物染色:将媒染剂加入到红曲霉菌扩大培养液中,得到染色液,其中所述媒染剂为混合稀土,其包含重量百分比为20%~30%的三氧化二镧和45%~55%的二氧化铈,其在所述染色液内的浓度为0.2~1.2 g/L,然后向所述染色液内加入灭菌的蚕丝织物,使其与扩大培养后的红曲霉菌接触,再以150~180 rpm的转速于28~30℃继续培养,直至染色完全,其中所述染色的浴比为1∶15~25,染浴pH为3~6,染色时间为18~30小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采逸野蚕丝制品有限公司;苏州大学,未经辽宁采逸野蚕丝制品有限公司;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42098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