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铃薯、白芸豆和玉米的立体种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402078.6 | 申请日: | 2014-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5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王茂林;周玉英;唐世文;和顺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西茂林农牧产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陈左 |
地址: | 6746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马铃薯、白芸豆和玉米的立体种植方法,包括选地、整地、播种马铃薯、播种玉米、播种白芸豆、马铃薯田间管理、大白芸豆田间管理、玉米田间管理和收获几个步骤,充分利用生长季节,实现一季多收,高产高效,利用科学方法巧妙的采取套、复、间、混、寄种的方式,从而达到立体化三层果实,使一公顷地产出二至三公顷地的经济效益,一般有一公顷地的农户如用此种植方法每年都可以增收一至两万元。 | ||
搜索关键词: | 马铃薯 芸豆 玉米 立体 种植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马铃薯、白芸豆和玉米的立体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选地:选择海拔1800~2600米、气候适宜、排灌方便的沙壤土地;(2)整地:一月中旬,深翻土地、打碎土块、除去杂物,一次性施足基肥;(3)播种马铃薯:a、播前准备播前5天灌透水1次,稍干后翻犁晒垡,每亩用0.5kg辛硫磷农药混土撒施防治地下害虫,掌握土壤宜耕性及时翻犁耙地,敲碎土团,平整田块,等待播种;b、选用良种,适期播种①选用良种:依据品种比较试验结果,选择中甸红一级种薯为当家品种,剔出杂薯异薯,筛选大小基本一致、无虫病伤害的一级种薯作种;②适时播种:根据海拔高度,在第一年11月中旬—12月中下旬播种;c、科学施肥在冬前翻犁晒垡的基础上,亩施有机厩肥2000kg,及时翻犁耙细,在开沟后点种前每亩沟施6:9:15配方肥50kg做底肥;分枝末期用追肥枪沿破膜口追,施硼砂1公斤/亩;分枝期每亩用50g复旦复农500倍液喷施;现蕾和花期每亩用50g复旦复农500倍液喷施;d、确定种植密度和播种量利用播种密度试验和耕作试验资料,采用高垄栽培,起垄标准为:垄底宽90 cm,垄面宽80cm,垄沟间距20cm,垄高10cm,单垄双行播种,垄面播2行,播深8 cm,垄内小行距30 cm,株距33 cm,亩播4000塘,播后覆土,并用0.008mm×1000mm的地膜覆盖,膜边沿用细土压实;播种时每塘播种1粒,种薯重50—100g,每亩播种量300公斤左右;(4)播种玉米:于第二年四月下旬播种,行距30cm,株距30cm,按亩施20公斤硝酸磷肥,一行马铃薯套种一行玉米;(5)播种白芸豆:选择籽粒饱满、脐部无皱纹霉变的大白芸豆种子,于第二年7月中旬播种,行距120cm,株距40cm,以拉线打塘点种的方式进行,每塘播种3‑4粒,留苗两株,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000公斤,两行马铃薯套种一行白芸豆;(6)马铃薯田间管理a.引苗:马铃薯出苗后,在每日日出前或日落后及时破膜引苗,并用细土回填破膜口,以利保温保湿;b.灌溉:依据灌溉试验资料,采用漫灌方法,出苗前灌水一次,出苗后视干旱期和田间土壤持水量,把握灌溉次数和田间土壤持水量,全生育期灌溉10次左右;c.病虫防治:田间经常发生的马铃薯病虫害有:晚疫病、根腐病、地老虎和金针虫;①虫害防治:在翻犁前亩用0.5kg辛硫磷毒土撒施防治;②病害防治:播前用50%FD茂生种子处理一次,生育期田间一旦发现中心病株时组织人员及时拔除并远离田间烧毁,并用50%FD茂生喷施1‑2次,使病虫害发生率控制在最低危害水平之下;(7)大白芸豆田间管理:抽蔓初期进行中耕培土,清理好排水沟,防止积水造成落花影响产量,适时插杆引蔓,杆为2米长最佳,及时进行封顶打叉;(8)玉米田间管理:苗子长到三片叶时,间苗、定苗后每亩施尿素15千克;(9)收获:马铃薯6月下旬收获,玉米10月中旬收获,白芸豆10月下旬收获,并清除土壤中的残膜,统一烧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西茂林农牧产品有限公司,未经维西茂林农牧产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402078.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然花香茶的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学生眼镜组合套镜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