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L-乳酸合成S-1,2-丙二醇的重组大肠杆菌及其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54028.5 | 申请日: | 2014-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96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16 |
发明(设计)人: | 管祥辰;王丽敏;于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C12N15/70;C12P7/18;C12R1/19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L‑乳酸合成S‑1,2‑丙二醇的重组大肠杆菌及其构建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大肠杆菌BW25113‑△poxB中的lldD基因、adheE基因和ackA‑pta基因分别替换为3‑羟基丙酸脱氢酶的编码基因、辅酶A依赖型琥珀酸半醛脱氢酶的编码基因和丙酰辅酶A转移酶的编码基因,得到的重组菌记为BWPDO1;2)敲除所述BWPDO1的ldhA基因和dld基因,得到重组菌BWPDO2;3)向所述BWPDO2中导入丙酮酸脱羧酶的编码基因和NAD依赖型乙醛辅酶A脱氢酶的编码基因,得到重组菌BWPDO3,即为所述重组大肠杆菌。实验证明,本发明所得的重组大肠杆菌可以利用L‑乳酸转化生成S‑1,2‑丙二醇,以200mM乳酸钠为底物,37℃培养24小时可产生3.4mM的S‑1,2‑丙二醇。本发明为提高生物合成S‑1,2‑丙二醇的产量和转化率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乳酸 合成 丙二醇 重组 大肠杆菌 及其 构建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L‑乳酸合成S‑1,2‑丙二醇的重组大肠杆菌A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1)‑(3)的步骤:(1)将大肠杆菌BW25113‑△poxB中的lldD基因、adhE基因和ackA‑pta基因分别替换为3‑羟基丙酸脱氢酶的编码基因、辅酶A依赖型琥珀酸半醛脱氢酶的编码基因和丙酰辅酶A转移酶的编码基因,得到的重组菌记为BWPDO1;所述大肠杆菌BW25113‑△poxB为将大肠杆菌BW25113野生型中的poxB基因敲除后所得的菌株;所述3‑羟基丙酸脱氢酶的氨基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12;所述辅酶A依赖型琥珀酸半醛脱氢酶的氨基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13;所述丙酰辅酶A转移酶的氨基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14;所述3‑羟基丙酸脱氢酶的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1的第116‑994位;所述辅酶A依赖型琥珀酸半醛脱氢酶的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2的第326‑1714位;所述丙酰辅酶A转移酶的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3的第326‑1900位;所述poxB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18所示;所述lldD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5;所述adhE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6;所述ackA‑pt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7;所述大肠杆菌BW25113‑ΔpoxB是按照包括如下步骤的方法获得的:向含有pKD46质粒的所述大肠杆菌BW25113野生型的感受态中转入序列表中序列17所示的DNA片段17,所述DNA片段17与所述大肠杆菌BW25113野生型的基因组发生同源重组,即实现敲除所述大肠杆菌BW25113野生型的所述poxB基因,获得所述大肠杆菌BW25113‑ΔpoxB;将所述大肠杆菌BW25113‑△poxB中的所述lldD基因替换为所述3‑羟基丙酸脱氢酶的编码基因,是通过如下方法实现的:向含有pKD46质粒的所述大肠杆菌BW25113‑△poxB的感受态中转入序列表中序列1所示的DNA片段1,所述DNA片段1与所述大肠杆菌BW25113‑△poxB的基因组发生同源重组,即实现将所述lldD基因替换为所述3‑羟基丙酸脱氢酶的编码基因;将所述大肠杆菌BW25113‑△poxB中的所述adhE基因替换为辅酶A依赖型琥珀酸半醛脱氢酶的编码基因,是通过如下方法实现的:向含有pKD46质粒的所述大肠杆菌BW25113‑△poxB的感受态中转入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DNA片段2,所述DNA片段2与所述大肠杆菌BW25113‑△poxB的基因组发生同源重组,即实现将所述adhE基因替换为所述辅酶A依赖型琥珀酸半醛脱氢酶的编码基因;将所述大肠杆菌BW25113‑△poxB中的所述ackA‑pta基因替换为丙酰辅酶A转移酶的编码基因,是通过如下方法实现的:向含有pKD46质粒的所述大肠杆菌BW25113‑△poxB的感受态中转入序列表中序列3所示的DNA片段3,所述DNA片段3与所述大肠杆菌BW25113‑△poxB的基因组发生同源重组,即实现将所述ackA‑pta基因替换为所述丙酰辅酶A转移酶的编码基因;(2)敲除步骤(1)获得的BWPDO1的ldhA基因和dld基因,得到的重组菌记为BWPDO2;所述ldh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8;所述dld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9;敲除所述BWPDO1的所述ldhA基因,是通过如下方法实现的:向含有pKD46质粒的所述BWPDO1的感受态中转入序列表中序列10所示的DNA片段10,所述DNA片段10与所述BWPDO1的基因组发生同源重组,即实现敲除所述BWPDO1的所述ldhA基因;敲除所述BWPDO1的所述dld基因,是通过如下方法实现的:向含有pKD46质粒的所述BWPDO1的感受态中转入序列表中序列11所示的DNA片段11,所述DNA片段11与所述BWPDO1的基因组发生同源重组,即实现敲除所述BWPDO1的所述dld基因;(3)向步骤(2)获得的BWPDO2中导入丙酮酸脱羧酶的编码基因和NAD依赖型乙醛辅酶A脱氢酶的编码基因,得到的重组菌记为BWPDO3;所述BWPDO3即为所述重组大肠杆菌A;所述丙酮酸脱羧酶的氨基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15;所述NAD依赖型乙醛辅酶A脱氢酶的氨基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16;所述丙酮酸脱羧酶的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4的第1001‑2671位;所述NAD依赖型乙醛辅酶A脱氢酶的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4的第3‑953位;所述丙酮酸脱羧酶的编码基因和所述NAD依赖型乙醛辅酶A脱氢酶的编码基因是通过重组表达载体的形式导入所述BWPDO2中的;所述重组表达载体具体为将序列表中序列4所示DNA片段插入到pBAD43载体的多克隆位点后得到的重组质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5402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