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型全氟磺酸树脂包覆铝锂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33524.2 | 申请日: | 2014-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7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宾虹;李洲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46 | 分类号: | H01M4/46;H01M4/62;H01M4/1395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周世骏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旨在提供锂离子型全氟磺酸树脂包覆铝锂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制备四氢铝锂的四氢呋喃溶液,制备大孔碳材料,再将大孔碳材料加入四氢铝锂的四氢呋喃溶液,制备得到大孔碳担载四氢铝锂复合材料,进而得到大孔碳担载铝锂复合材料;再制备Li+型全氟磺酸树脂溶液,最后通过Li+型全氟磺酸树脂溶液和大孔碳担载铝锂复合材料制备大孔碳担载Li+型全氟磺酸树脂包覆铝锂合金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锂离子型全氟磺酸树脂包覆铝锂合金材料具有:有机电解质在电池应用中更为安全;很好的电极反应可逆性;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与热稳定性;廉价且易于制备;无污染;抗氧化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 型全氟磺酸 树脂 包覆铝锂 合金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Li离子型全氟磺酸树脂包覆铝锂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Li离子型全氟磺酸树脂包覆铝锂合金材料用于作为锂电池的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下述步骤:(1)在氩气气氛的手套箱内,取铝粉和锂片置于反应器中,密封反应器后移出手套箱,将加氢装置接入反应器,用于向反应器中通入氢气和将反应器抽真空;其中,铝粉和锂片的质量比为27:7;(2)将反应器抽真空,真空度达到102帕斯卡后,将反应器的温度升至550℃,反应2小时生成块状锂铝合金;反应结束后,将反应器冷却至200℃,并通过加氢装置向反应器内通入40大气压的高纯氢(纯度:99.999%),反应5小时后,再将温度降至20℃,将反应器中的氢气释放,得到四氢铝锂;(3)向装有四氢铝锂的反应器中,加入四氢呋喃液体,搅拌溶解得到四氢铝锂的四氢呋喃溶液,使溶液中四氢铝锂的浓度为2.5wt%~15wt%;(4)称取亲水性纳米CaCO3和葡萄糖,加入至100mL去离子水中,超声振动混合30分钟,使葡萄糖溶解并与纳米CaCO3分散均匀,加热使水蒸发,然后在160℃下固化6小时,得到固化产物;再将固化产物在氮气气氛保护下升温至800℃,恒温碳化2小时,得到碳化产物并冷却至20℃;将碳化产物依次用1wt%浓度的盐酸和去离子水洗涤,再在120℃下恒温干燥4小时后,得到大孔碳材料;其中,亲水性纳米CaCO3和水溶性淀粉的质量比为1∶1,且亲水性纳米CaCO3的添加量为10g和葡萄糖的添加量为10g;(5)取步骤(4)中制得的大孔碳材料加入步骤(3)中得到的四氢铝锂的四氢呋喃溶液,超声混合30min后,蒸掉四氢呋喃,即得到大孔碳担载四氢铝锂复合材料;(6)将步骤(5)中制得的大孔碳担载四氢铝锂复合材料置于反应器中,在400℃下抽真空4小时后,即得到大孔碳担载铝锂复合材料,并将大孔碳担载铝锂复合材料冷却至20℃;(7)取全氟磺酸树脂10g置于100mL LiOH水溶液中,在80℃下搅拌2小时后,过滤得到反应产物;取出反应产物并用去离子水清洗后,进行真空干燥,得到Li+型全氟磺酸树脂;再取10g制得的Li+型全氟磺酸树脂溶于200mL N‑甲基吡咯烷酮(NMP)中,即得到Li+型全氟磺酸树脂溶液;(8)在氩气气氛的手套箱内,取步骤(7)中制得的Li+型全氟磺酸树脂溶液添加至步骤(6)中制得的大孔碳担载铝锂复合材料中,搅拌均匀后在150℃下蒸干,即得到大孔碳担载Li+型全氟磺酸树脂包覆铝锂合金复合材料;其中,Li+型全氟磺酸树脂溶液的添加量为50~200mL,大孔碳担载铝锂复合材料的添加量为1g。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33352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