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氧沥青混凝土桥面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44674.6 | 申请日: | 2014-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1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步向义;王玉杰;苑大超;喻福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步向义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C7/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氧沥青混凝土桥面的施工方法,其中的环氧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在钢桥面板上,包括由下而上依次施工的防水粘结层、下层环氧沥青混凝土、混凝土粘合层和上层环氧沥青混凝土。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钢桥面板的清理、防水粘结层的涂刷、下层环氧沥青混凝土的摊铺、混凝土结合层的施工、上层环氧沥青混凝土的摊铺和桥面的养护。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施工时间和施工温度,从而使得利用本发明的施工方法能够得到强度与刚度大、抗疲劳性能和高温稳定性好并具有良好的粘结和防水性能的环氧沥青混凝土桥面。本发明的施工方法适用于道路工程的技术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沥青 混凝土 桥面 施工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环氧沥青混凝土桥面的施工方法,所述环氧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在钢桥面板(1)上,包括由下而上依次铺设的防水粘结层(2)、下层环氧沥青混凝土(3)、混凝土粘合层(4)和上层环氧沥青混凝土(5),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钢桥面板的清理将钢桥面板上的尘埃、颗粒和油污去除,并将表面凸出的焊疤、锈迹用打磨机打磨平整;将整个表面清扫干净并干燥以后,在钢桥面板上喷涂环氧改性漆酚钛防锈底漆,施工温度为20‑35℃,第一遍喷涂环氧改性漆酚钛防锈底漆的量为每平米0.15‑0.2千克;在第一次喷涂完成后间隔24小时喷涂第二遍环氧改性漆酚钛防锈底漆,第二遍环氧改性漆酚钛防锈底漆的喷涂量为每平米0.1‑0.15千克,在底漆实干形成漆膜以后涂刷防水粘结层;步骤二、防水粘结层的涂刷采用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所述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由沥青、环氧树脂、聚丙烯酸酯、聚氨酯多元醇、二氧化硅按照质量比为100∶250‑270∶25‑30∶15‑18∶10‑12混合制成;制备方法为:首先将环氧树脂、聚丙烯酸酯、聚氨酯多元醇混合并加热到90±2℃,然后倒入熔融沥青并加入二氧化硅后搅拌均匀形成;所述环氧沥青防水粘结层通过一遍涂刷完成,涂刷施工时混合材料的温度不低于70℃,涂刷量为每平米1.76±0.05千克。步骤三、下层环氧沥青混凝土的摊铺所述下层环氧沥青混凝土由A组分、B组分、骨料和固化剂按照质量比为1∶3.4‑4.6∶63‑80∶1.5‑2.2混合制成;其中,A组分由质量比为100∶16‑20∶8‑10∶5‑8的环氧树脂、硅橡胶、聚硫橡胶和液体酸酐组成;B组分由质量比为100∶3‑4∶0.3‑0.5的SBS改性沥青、催化剂和着色剂组成;骨料包括玄武岩颗粒和矿粉,两者的质量比为100∶30‑40,玄武岩颗粒的粒径为1.5‑9.0mm;所述固化剂采用环氧树脂固化剂;所述下层环氧沥青混凝土的出料温度保持在120±2℃;所述下层环氧沥青混凝土使用摊铺机进行摊铺并使用碾压机压实,摊铺的速度为4‑4.8米/分、厚度为36‑40mm;摊铺完后,使用碾压机进行两次碾压,首次碾压完成时,下层环氧沥青混凝土摊铺层的温度不低于92℃,在摊铺层的温度不低于70℃之前,完成二次碾压;步骤四、混凝土结合层的施工所述混凝土结合层由质量比为1∶2‑2.5的环氧树脂和沥青形成,制备方法为:将环氧树脂加热至80℃、将沥青加热至160℃以后混合均匀而成,所述混凝土结合层的厚度为2‑3mm;步骤五、上层环氧沥青混凝土的摊铺所述上层环氧沥青混凝土的摊铺厚度为18‑20mm,所述上层环氧沥青混凝土与所述下层环氧沥青混凝土的组分以及施工方法完全相同;步骤六、养护在所述上层环氧沥青混凝土摊铺并碾压完毕以后,自然养护30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步向义,未经武汉理工大学;步向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24467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可移动式过滤器的铸造装置
- 下一篇:保持旗帜展开状态的旗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