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因组中目的基因的遗传改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35732.9 | 申请日: | 2014-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138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杨俊杰;孙兵兵;黄鹤;杨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N15/70 | 分类号: | C12N15/70;C12N1/21;C12R1/19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66 | 代理人: | 马莉华,崔佳佳 |
地址: | 20003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基因组中目的基因的遗传改造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对基因组中目的基因进行遗传改造(如敲除、定点突变和/或基因敲入等)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操作步骤简单、易于实施,改造准确性高、效率高,并且在改造结束后,基因组中无多余序列残留。 | ||
搜索关键词: | 基因组 目的 基因 遗传 改造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细胞基因组中目的基因的遗传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提供第一构建物组,所述第一构建物组中包含至少一种结构如式I所示的第一构建物,AL‑B‑C‑B‑AR I其中,式I中AL为插入位置5’端同源臂序列;B为I‑SceI酶切位点;C为选择性标志基因;AR为插入位置3’端同源臂序列;(2)用第一构建物组中的第一构建物转化细胞,进行同源重组,得重组细胞;(3)提供第二构建物组,所述第二构建物组中包含至少一种结构如式II所示的第二构建物,B‑TL‑E‑TR‑B II其中,式II中B的定义如上所述,E为遗传改造片段或为无;TL为目的基因5’端同源臂序列;TR为目的基因3’端同源臂序列;(4)用第二构建物组中的第二构建物转化(2)的细胞,且在细胞内表达I‑SceI核酸内切酶,通过同源重组以“E”替换目的基因,从而实现细胞基因组中目的基因的遗传改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41023573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